上翔堂
上翔堂,原名圣约翰堂,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顺城大街西侧的一座基督教教堂,南临大有巷,北临上翔街,始建于1909年,原为中华圣公会西川教区主教座堂,1992年3月因顺城大街城市改造改建后更为现名,今为成都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所在地。2007年6月1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1]。
| 成都聖約翰堂 | |
|---|---|
![]() 主教府,2023年5月 | |
| 位置 | 四川省成都市 |
| 國家/地區 | 中國 |
| 所屬宗派 | 三自教會(新教) |
| 原屬宗派 | 聖公會 |
| 宗內派別 | 低教會福音派 |
| 歷史 | |
| 創建日期 | 1909 |
| 創建者 | 內地會 |
| 奉獻 | 傳道者聖約翰 |
| 重要前主教 | 蓋士利 侯禮敦 (首任西川主教) |
| 建築 | |
| 教會地位 | 教堂 原為主教座堂 |
| 功能狀態 | 活躍 |
| 建築風格 | 哥德復興式 極簡主義 |
| 行政 | |
| 教區 | 華西 (原屬) 西川 (原屬;自1936年起) |
| 教省 | 中華 (原屬) |
| 中華聖公會禮拜堂 | |
|---|---|
| 四川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
| 地点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 |
| 坐標 | 30°39′49″N 104°04′04″E |
| 時代 | 1909年 |
| 編號 | 327 |
| 登錄 | 2007年6月1日 |
1892年,圣公会传教士何诗白()到达成都。1895年成立华西教区,第一任会督为盖士利()。1909年,教会在皮房街(今成都市顺城大街)购买了8.48亩土地,建造一幢西式小楼以及平房百余间,开办学社,以《论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意将它命名为“辅仁学社”,以方便附近学校的外地学生生活。1912年正式开设,接纳前来住宿的学社,并开设了英文补习班和礼拜活动。自1927年,学社转为主要从事传福音。1939年,教会斥资加盖了一层楼,并将学社改名为“圣约翰堂”。
1941年7月27日,教堂被日机炸毁,后经修复后,礼拜活动继续进行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约有教徒150余人。1958年,教会神职人员被勒令参加劳动生产,教会活动中止。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堂楼房被占用,宗教活动遭到严重破坏。
1980年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于3月2日复活节前得以复堂。因实行联合礼拜,故取名“基督教礼拜堂”;1984年,四川神学院曾经以该堂作为校址。1992年为支持扩街工程,在红线范围内的教堂被拆除,教会在原有空地上修建简易过渡教堂。2007年以前,该堂规模很小,也非常简陋。
自扩街拆除十余年时间里,教会一直致力于教堂重建,终于在2007年9月开始重建,2011年10月竣工。
圖庫
重建后的上翔堂正面
重建后的上翔堂室内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