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德魯波利
亞歷山德魯波利[2](希臘語:)是希腊东北部东马其顿和色雷斯大区埃夫罗斯专区的一个市镇,为所属专区的首府和色雷斯的主要港口。市镇面积为1,21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数量为72,959人。历史上希腊和保加利亚长期争夺。
| 亞歷山德魯波利 Αλεξανδρούπολη | |
|---|---|
![]() 在大區內的位置 | |
![]() 亞歷山德魯波利 在希臘的位置 | |
| 坐标:40°51′N 25°52′E | |
| 国家 | |
| 大区 | 东马其顿和色雷斯大区 |
| 专区 | 埃夫罗斯专区 |
| 面积 | |
| • 市镇 | 1,219.9 平方公里(471.0 平方英里) |
| • 市区 | 642.2 平方公里(248.0 平方英里) |
| 最高海拔 | 11 公尺(36 英尺) |
| 最低海拔 | 0 公尺(0 英尺) |
| 人口(2001)[1] | |
| • 市镇 | 65,894 |
| • 市镇密度 | 54人/平方公里(140人/平方英里) |
| • 市区 | 52,720 |
| • 市区密度 | 82.1人/平方公里(213人/平方英里) |
| 社区[1] | |
| • 人口 | 49,176 (2001) |
| 时区 | EET(UTC+2) |
| • 夏时制 | EEST(UTC+3) |
| 邮政编码 | 681 00 |
| 电话区号 | 25510 |
| 车辆号牌 | ΕΒ |
| 網站 | www.alexpolis.gr |
亞歷山德魯波利的歷史只追溯至19世紀,該城創始時的名稱為Dedeagach(土耳其語:Dedeağaç,保加利亞語:Дедеагач,希臘語:Δεδεαγάτς),在土耳其語意即「祖父之樹」。鄂圖曼帝國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戰敗,保加利亞在1912年11月8日奪得了城市的管治權。在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希臘軍隊佔領了該市,但布加勒斯特條約 (1913年)決定將該城在內的西色雷斯地區歸還予保加利亞。一戰後,保加利亞把這些地區交由希臘管治。 該城在1920年,因紀念亞歷山大一世 (希臘)而改取現名。在2007年11月30日與埃迪爾內締結為姐妹城市。[3]
地理
亞歷山德魯波利在馬里查河(埃夫羅斯河)三角洲約14.5公里(9.0英里),距土耳其邊界40公里,遠離首都雅典約750公里(470英里)。希臘2號國道途經該市,沿國道以西346公里(215英里)處則達塞薩洛尼基。在2001年的人口普查中,同名城镇人口為48,885人,而同名市区則有52,720人。
| 亞歷山德魯波利 |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 历史最高温 °C(°F) | 17 (63) |
24 (75) |
24 (75) |
26 (79) |
32 (90) |
36 (97) |
38 (100) |
39 (102) |
34 (94) |
32 (90) |
23 (73) |
22 (72) |
39 (102) |
| 平均高温 °C(°F) | 8 (46) |
9 (48) |
12 (53) |
17 (62) |
22 (71) |
26 (79) |
29 (85) |
29 (85) |
26 (78) |
20 (68) |
14 (57) |
10 (50) |
19 (65) |
| 平均低温 °C(°F) | 1 (34) |
2 (35) |
4 (39) |
7 (45) |
12 (53) |
16 (60) |
18 (65) |
18 (65) |
14 (58) |
11 (52) |
7 (44) |
3 (38) |
9 (49) |
| 历史最低温 °C(°F) | −11 (12) |
−13 (8) |
−12 (11) |
−1 (30) |
2 (35) |
8 (46) |
9 (48) |
9 (48) |
5 (41) |
−1 (30) |
−5 (23) |
−9 (15) |
−13 (8) |
| 平均降雨天数 | 8 | 8 | 9 | 10 | 10 | 6 | 5 | 2 | 4 | 7 | 10 | 11 | 90 |
| 月均日照時數 | 155 | 168 | 217 | 240 | 279 | 330 | 372 | 341 | 270 | 217 | 150 | 155 | 2,894 |
| 来源:Weatherbase [4] | |||||||||||||
歷史人口

亞歷山德魯波利的燈塔
亞歷山德魯波利是希腊第11大的城市。[5]
| 年份 | 同名城镇人口 | 同名市区人口 | 同名市镇人口 |
|---|---|---|---|
| 1940 | 19.384 | _ | _ |
| 1951 | 18.916 | _ | _ |
| 1961 | 21.209 | _ | _ |
| 1971 | 25.529 | _ | _ |
| 1981 | 35.799 | 35,799 | – |
| 1991 | 39.261 | 38,220 | – |
| 2001 | 50.017 | 52,720 | – |
| 2011 | 57,812 | 58,125 | 72,959 |
資料來源
- (PDF 39 MB). 希腊国家统计局. 2003.
- 周定国 (编). . .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8-01. ISBN 978-7-500-10753-8. OCLC 885528603. OL 23943703M. NLC 003756704.(简体中文)
- http://www.samanyoluhaber.com/sondakika-81569.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Edirne and Alexandroupoli became sister cities
- . Weatherbase. 2011 [2012-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7). Retrieved on November 23, 2011.
- , Wikipedia, 2019-05-29 [2019-07-17] (英语)
外部链接
- 官方网站
(希腊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