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五宫
台上五宫[1][2][3]:84是沈阳故宫中路的一组建筑群。由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永福宫、麟趾宫五个单体建筑组成一个庭院形式建筑群。因坐落于近四米的高台之上,故有此名[1]:89。是皇太極和后妃生活的寝宫[2][3]:84。

除入口凤凰楼外,台上五宫所在的高台还有两座稍小的房屋——东、西配宫[4][5]。由于以清宁宫为核心,此处院落又称清宁宫内院[4]。
建筑历史
    

一般推测在天聪二年(1628年)至天聪六年(1632年)之间,大汗皇太極改建自己为贝勒时期的“四贝勒府”。改建完成后,成为后金皇宫(沈阳故宫)的中路建筑群之一。中路建筑群自大清门起、第三进院落为高台上的凤凰楼,第四进院落即是台上五宫[1]。亦有研究者将处于同一处高台,为台上五宫入口的凤凰楼与台上五宫视同一体,称其为自大清门起的第三进院落[6]:64。
整座高台由人工夯土建成,高3.8米,长、宽分别为67米。当代研究者认为,此处高台在贝勒府时期即已存在,是遵循当时满族习俗、代表权贵身份的建筑。改建时沿用[3]:84—85。
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同时,对皇宫主要建筑进行正式命名。中宫为清宁宫、东宫为关雎宫、西宫为麟趾宫、次东宫为衍庆宫、次西宫为永福宫,以及台东楼为翔凤楼、台西楼为飞龙阁、正殿为崇政殿、大门为大清门等[1]。
建筑相关
    
此处建筑群的中心是清宁宫。除入口的凤凰楼外,另有六座配宫。其中,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位于清宁宫南、东西两侧。在东高于西、北高于南的设定下[5],东宫(关雎宫)地位最高,西宫(麟趾宫)第二、次东宫(衍庆宫)第三、次西宫(永福宫[4])最后。而在清宁宫之北、东西两侧各有一座较小的配宫,无命名,按位置称东配宫、西配宫[5]。
清宁宫建筑
    
《盛京通志》错误的称清宁宫建于崇德二年(1641年)。《清太宗实录》中,天聪十年(1636年)定宫殿名时,即定“中宫为清宁宫”。当代研究者根据《清太宗实录》天聪四年(1630年)三月记载的“上入沈阳城,众公主跪迎于殿墀,行抱见礼,入宫”推测,清宁宫建成时间最晚应在天聪四年。天聪五年之后的相关记载,可推测清宁宫被正式用于“拜天祭神”及接见外藩使臣[6]:64—65。
清宁宫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椽,有前后廊[3]:86。廊柱为有别于其它宫殿的方形柱[6]:64。室内布局为当时满族民居使用的“口袋房”布局。除东尽间(或称东稍间[6]:64)以单独砖墙间隔为卧室外,其余空间为打通的室内布局。房门开在东次间,火灶亦设在东次间[3]:86。灶台镶嵌两口铁锅,用以祭祀时都祭肉[6]:64。烟囱则在清宁宫后面的西北角,离清宁宫建筑基部两米左右,通过地方水平烟道与火灶相连,即满族民居中俗称的“跨海烟囱”[3]:87。满语称“呼兰”。这是沈阳故宫中唯一的烟囱[4]。
西侧通间沿墙设火炕,南北大炕夹“顺山炕”,即形成满族民居中的“万字炕”[3]:86。火炕实测尺寸与《宁古塔记略》所记的“炕阔六尺”相吻合,但长度加大[6]:65。依照满族传统,西侧通间的西墙设有仰首架等与祭祀相关的物件,西侧通间即是家祭场所。清宁宫西侧通间功能亦是如此,主要供萨满跳神之用[3]:86。祭祀时,“炕上铺芦席,席上铺大红毡”。火炕除取暖外,最重要的作用是祭祀时“摆桌分食胙肉”。西墙架设神龛,用以进香,摆放祭品。室内棚顶为方形彩绘龙凤天花[6]:64—65。
做为卧室的东尽间是暖阁形式,又间隔成两间,北设火炕,为皇太极和哲哲寝居,南设火炕,以“飨客及处理政务”[6]:64。东尽间南北火坑的加火口在前后廊下[3]:86。
屋顶为硬山顶。在中国传统建筑屋顶中,这是级别最低的屋顶形式,但是当时满族民居的典型作法。清宁宫屋顶细部装饰优于普通满族民居,使用琉璃瓦装饰。屋顶正脊两端对称的正吻上,两个风火轮刻有“日”、“月”二字。房屋门板为单扇内开、红漆式样。门板无雕饰,风格简单朴素。清宁宫南面的前檐窗户为满铺支摘窗,样式为一码三箭的直棂窗。北面、后檐开窗是较小的支摘窗。仅东尽间有开窗,西侧间和东次间不开窗。与满族民居做法类似[3]:87—88。
清宁宫图片
    
 1935年左右《亜細亜大観》中,拍摄的清宁宫。 1935年左右《亜細亜大観》中,拍摄的清宁宫。
 2018年拍摄的清宁宫。 2018年拍摄的清宁宫。
 2010年拍摄的清宁宫内部。西侧间北部没有窗户。 2010年拍摄的清宁宫内部。西侧间北部没有窗户。
 2014年拍摄的清宁宫西侧间的西墙。 2014年拍摄的清宁宫西侧间的西墙。
 2014年拍摄的清宁宫内部火炕,应当是有窗户的西侧间南炕。 2014年拍摄的清宁宫内部火炕,应当是有窗户的西侧间南炕。
 2014年拍摄的清宁宫灶台,当位于清宁宫东次间的北部。 2014年拍摄的清宁宫灶台,当位于清宁宫东次间的北部。
 2018年拍摄的沈阳故宫中的“跨海烟囱”。应是清宁宫外西北部的“跨海烟囱”。 2018年拍摄的沈阳故宫中的“跨海烟囱”。应是清宁宫外西北部的“跨海烟囱”。
.jpg.webp) 2015年拍摄的沈阳故宫建筑。从“跨海烟囱”推测,可能是清宁宫墙外。 2015年拍摄的沈阳故宫建筑。从“跨海烟囱”推测,可能是清宁宫墙外。
 清宁宫院中的索伦杆。 清宁宫院中的索伦杆。
关雎宫图片
    
 2014年拍摄的关雎宫内部 2014年拍摄的关雎宫内部
衍庆宫图片
    
 凤凰楼北面,左为衍庆宫,右为永福宫 凤凰楼北面,左为衍庆宫,右为永福宫
麟趾宫图片
    
 从右侧建筑前地面为伸出的平台推测,右侧建筑为清宁宫,左侧建筑当是麟趾宫。 从右侧建筑前地面为伸出的平台推测,右侧建筑为清宁宫,左侧建筑当是麟趾宫。
 2014年拍摄的麟趾宫内部。 2014年拍摄的麟趾宫内部。
 2014年拍摄的麟趾宫内部。 2014年拍摄的麟趾宫内部。
永福宫图片
    
 凤凰楼与永福宫 凤凰楼与永福宫
 2018年拍摄的永福宫外部 2018年拍摄的永福宫外部
 2014年拍摄的永福宫火灶 2014年拍摄的永福宫火灶
注释
    
- . 辽宁日报官方网站. 2018-11-21 [2022-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0) (简体中文).
- . 嘉兴在线. 2021-05-19 [2022-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0) (简体中文).
- 朴玉顺、陈伯超. . 满族研究 (辽宁省沈阳市: 辽宁省民族宗教联络与舆情中心). 2005, (2005年第3期): 85–89. ISSN 1001-0483 (简体中文).
-  孔祥文. . 中华文史网. 2011-10-25  [2022-11-20] (简体中文). 3、凤凰楼 凤凰楼原名“翔凤楼”,清宁宫内院的门楼[……]4、清宁宫 
-  . 沈阳故宫博物院网站. 2014-04-30  [2022-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0) (简体中文). 7、凤凰楼 沈阳故宫的内廷部分──即清太宗时期皇帝后妃居往之处[……]9、关雎、麟趾、衍庆、永福四配宫 皇太极时期的内廷宫区,除中宫清宁宫外,还有6座配宫。其中4座位于清宁宫前东、西两侧,分别是崇德改元称帝后晋封的四位皇妃的寝宫,即东宫关雎宫住宸妃[……] 
- 白洪希.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辽宁省沈阳市: 辽宁大学). 1996, (1996年第3期): 64–65. ISSN 1002-3291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