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是中国地方戏曲的一个古老的剧种,又名“高调梆子”,流行于山东菏泽、济宁等地以及河南、河北的部分地区,据说是山陕梆子传入山东以后所形成,约有300多年历史,同山东的平调、莱芜梆子等剧种相互影响。在伴奏乐器方面与豫剧并无区别,最早用八楞月琴、二弦、三弦,以后改用板胡、京胡,近年来又增添了笙、阮、琵琶等乐器伴奏,。
| 山东梆子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山东省菏泽市、泰安市、嘉祥县 |
| 分类 | 传统戏剧 |
| 序号 | 719 |
| 编号项目 | Ⅳ—118 |
| 登录 | 2008年 |
2006年,山东梆子纳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2月,中国山东省成立了山东梆子专业委员会。
参看
参考资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