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谢列斯特
彼得·叶菲莫维奇·谢列斯特,(俄語:;烏克蘭語:,1908年2月14日—1996年1月22日)乌克兰人,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任乌共基辅州委第一书记,乌共中央第一书记等职务。[1][2]
| 彼得·叶菲莫维奇·谢列斯特 Пётр Ефи́мович Ше́лест  | ||||||||||
|---|---|---|---|---|---|---|---|---|---|---|
| 乌克兰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 | ||||||||||
| 任期 1963年6月23日—1972年5月19日  | ||||||||||
| 前任 | 尼古拉·波德戈尔内 | |||||||||
| 继任 | 弗拉基米尔·谢尔比茨基 | |||||||||
| 个人资料 | ||||||||||
| 出生 | 1908年2月14日[儒略曆2月1日] | |||||||||
| 逝世 | 1996年1月22日(87歲) | |||||||||
| 国籍 | ||||||||||
| 政党 | ||||||||||
| 获奖 | 
 | |||||||||
| 签名 | ||||||||||
任內支持蘇聯鎮壓捷克異議分子,全力爭取烏克蘭自治,保存烏克蘭語言文化[3]。
生平
    
- 1908年2月1日(格里历:2月14日)生于沙俄哈尔科夫省兹米耶夫斯卡县安德烈耶夫卡村的农民家庭。
 - 1922年起担任邮递员,铁路工人等职。1923年加入共青团。
 - 1927年-1928年,伊久姆党校学习。后任共青团勃罗斯克区委书记。1928年加入联共(布)。
 - 1928年-1929年,哈尔科夫阿尔乔姆党校学习。
 - 1930年-1932年,哈尔科夫国民经济研究所的冶金系学习。
 - 1932年-1936年,马里乌波尔伊里奇工厂车间经理,工程师。期间,1932年-1935年,马里乌波尔冶金学院学习。
 - 1936年-1937年,苏联红军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第30坦克营服役,上尉军衔。
 - 1937年-1940年8月,哈尔科夫镰刀铁锤工厂车间主任,首席工程师。
 - 1940年8月-1941年,乌共(布)哈尔科夫市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
 - 1941年12月-1942年,联共(布)车里雅宾斯克州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
 - 1942年-1943年8月,国防部火箭弹研究,生产部党委讲师。
 - 1943年8月-1945年8月,苏联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第306号工厂党委组织者。
 - 1945年8月-1948年7月,联共(布)萨拉托夫州委航空委员会副书记。
 - 1948年7月-1950年4月,列宁格勒航空第272厂总监。
 - 1950年4月-1954年2月,基辅航空第473工厂主任。
 - 1954年2月-5月,乌共基辅市委第二书记。
 - 1954年5月-1957年2月,乌共基辅州委第二书记。
 - 1957年2月-1962年8月,乌共基辅州委第一书记。期间,1960年2月-1961年9月,乌共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
 - 1962年8月-1963年7月,乌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 1963年7月-1972年5月,乌共中央第一书记。
 - 1972年5月-1973年5月,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
 - 1974年-1985年,苏联航空工业部Dolgoprudny实验设计局局长。
 - 1985年起退休。
 - 1996年1月22日于莫斯科逝世,享年87岁。葬于基辅拜科夫公墓。
 
谢列斯特是苏共20-24大代表;第22-24届中央委员,第22届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委员,第23-24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5-8届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代表,第4-8届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
荣誉
    
-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68)
 - 三次列宁勋章(1958,1968,1971)
 - 红星勋章(1945)
 - 劳动英勇奖章(1959)
 - 纪念列宁诞辰一百周年奖章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中忘我劳动奖章
 - 退休劳动者奖章[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