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出血熱
病毒性出血熱(viral hemorrhagic fever)是一類由不同的RNA病毒於人類或其他動物身上所造成的傳染病,以發燒及出血為典型病徵。患者的病情要視乎病原體的種類:有些病毒只造成輕微的症狀,另一些則會使病人發高燒、休克甚至死亡。[1][2]
| 病毒性出血熱 | |
|---|---|
![]()  | |
| 攝於1976的一幀照片。裡面的兩名護士站在金沙薩第三位患者的病床前。該同樣從事護士的病人在薩伊金沙薩市的恩加利埃馬(Ngaliema)醫院接受治療,但於數天後死亡。 | |
| 类型 | 病毒感染 |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 醫學專科 | 傳染病學 | 
| ICD-11 | 1D86 | 
| ICD-10 | A96 -A99 | 
| eMedicine | article/830594 | 
| MeSH | D006482 | 
| Orphanet | 341 | 
出血热病毒
    
出血热病毒(hemorrhagic fever virus)是由节肢动物或啮齿动物传播,引起病毒性出血熱的一大类病毒统称,分别属于5个病毒科。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有汉坦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登革热病毒及基孔肯雅热病毒。
| 病毒科 | 病毒 | 媒介 | 疾病 | |
|---|---|---|---|---|
| 布尼亚病毒科 | ||||
| 汉坦病毒属 | 汉坦病毒 | 啮齿动物 | 肾综合征出血热 | |
| 内罗病毒属 |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 蜱 | 新疆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 |
| 裂谷热病毒 | 蚊 | 裂谷热 | ||
| 黄病毒科 | ||||
| 黄病毒属 | 登革病毒 | 蚊 | 登革热 | |
| 黄热病病毒 | 蚊 | 黄热病 | ||
| 西尼罗病毒 | 蚊 | 西尼罗热 | ||
| 披膜病毒科 | ||||
| 甲病毒属 | 基孔肯雅病毒 | 蚊 | 基孔肯雅热 | |
| 沙粒病毒科 | ||||
| 沙粒病毒属 | 拉沙(Lassa)病毒 | 啮齿动物 | 拉薩熱 | |
| Junin病毒 | 啮齿动物 | 阿根廷出血热 | ||
| 马丘波病毒 | 啮齿动物 | 玻利维亚出血热 | ||
| Guuanarito病毒 | 啮齿动物 | 委内瑞拉出血热 | ||
| Sabia病毒 | 啮齿动物 | 巴西出血热 | ||
| 絲狀病毒科 | ||||
| 线状病毒属 | 马堡病毒 | 未确定 | 马爾堡出血热 | |
| 埃博拉病毒 | 未确定 | 埃博拉出血热 | ||
資料來源
    
- Woods, Lt Col Jon B. (编). (PDF) 6th. Fort Detrick MA: U.S. Army Medical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05: 143–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6-09).
 -  Grard G, Fair JN, Lee D;  et al. . PLoS Pathog. September, 8 (9): e1002924  [2015-02-01]. PMC 3460624 
. PMID 23028323. doi:10.1371/journal.ppat.1002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9).  
外部連結
    
- .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United Kingdom. Public Health England (PH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United Nations (UN). [2020-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 . National Center for Emerging and Zoonotic Infectious Diseases (NCEZID).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2019-09-24 [2020-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