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翼形類
真翼形類(學名:)是雙殼綱之下的一個分類元,曾被歸為總目級[1]。
| 真翼形下綱 | |
|---|---|
![]() | |
| A live individual of Pinna nobilis in the Pinnidae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 门: |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
| 纲: | 双壳纲 Bivalvia |
| 亚纲: | 本鳃亚纲 Autobranchia |
| 演化支: | 翼形類 Pteriomorphia |
| 下纲: | 真翼形下綱 Eupteriomorphia Boss, 1982[1] |
| 目與科 | |
本分類物種原來都屬於異柱目(学名:)[2],一個現已不再使用的海洋軟體動物分類。這個分類於1935年訂立,屬於瓣鰓綱(Lamellibranchia)。1965年,這個分類為新的基於鉸合齒的形態學分類所取代。
分類
本分類現時包括下列五個目16個科[3]:
| 現時分類 | 過往分類 | |
|---|---|---|
| 科 | 目 | |
| 牡蠣科 (Ostreidae) | 牡蠣目 (Ostreoida) | 牡蠣目 (Ostreoida) |
| 硨磲牡蠣科 (Gryphaeidae) | ||
| 珍珠貝科 (Pteriidae)[2] | 鶯蛤目 (Pterioida) | |
| 丁蛎科 (Malleidae) | ||
| 江珧蛤科 (Pinnidae) | ||
| Pulvinitidae科 | ||
| 銀蛤科 (Anomiidae) | 海扇蛤目 (Pectinoida) | |
| 雲母蛤科 (Placunidae) | ||
| 貓爪蛤科 (Plicatulidae) | ||
| 石牡蠣科 (Dimyidae) | ||
| 光海扇科 (Entoliidae) | ||
| 海扇蛤科 (Pectinidae) | ||
| 光芒海扇蛤科 (Propeamussiidae) | ||
| 海菊蛤科 (Spondylidae) | ||
| 狐蛤科(Limidae) | 狐蛤目(Limoida) | 狐蛤目(Limoida) |
| 貽貝科 (Mytilidae)[4] | 贻贝目 (Mytiloida) | 贻贝目 (Mytiloida) |
Originally established as a superorder containing the orders Pterioida, Limoida and Ostreoida, but has very limited usage and has not been checked against recent phylogenetic hypotheses.[1]
這些物種其實最初全部被分類為真翼形類鶯蛤目。後來首先是狐蛤目及牡蠣目從鶯蛤目分出來[1],之後又再拆出海扇蛤目跟贻贝目。現在從最初到現在一直留在鶯蛤目的,除卻新設的一個科,就只有三個科。
参考文献
- Gofas, Serge; Dijkstra, Henk. . WoRMS. 2010-07-09 [2015-03-08].
- .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2018-01-04 [2019-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0) (中文(简体)).
- . [2015-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中文(繁體)).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