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屆坎城影展
第41屆坎城影展於1988年5月11日至23日舉行。金棕櫚獎由比利·奧古斯特執導的《比利小英雄》獲得。[2][3][4][5]
| 开幕影片 | 碧海藍天 |
|---|---|
| 闭幕影片 | 風雲際會 |
| 举办地点 | |
| 创办时间 | 1946 |
| 颁发奖项 | 金棕櫚獎 |
| 放映数目 | 21(正式競賽片)[1] 22(一種注目) 7(非競賽片) 9(短片) |
| 举行日期 | 1988年5月11日 – 1988年5月23日 |
| 官方网站 | festival-cannes |
主競賽評審
以下人士被選為競賽片的評審:[10]
金攝影機獎評審
以下人士被選為金攝影機獎評審:
丹妮爾·德洛姆:女演員
伯納德·朱巴德(Bernard Jubard)
荷西·卡洛斯·阿維拉:影評人
香塔爾·卡拉法托(Chantal Calafato):影迷
大衛·斯特雷夫(David Streiff):影迷
艾卡特琳娜·奧普羅尤:影評人
亨利·夏皮耶:記者
雅克·尚普勒:男演員
正式競賽長片
|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 《深淵》 | L'oeuvre au noir | 安德烈·德爾沃 | |
| 《菜鳥帕克》 | Bird | 克林·伊斯威特 | |
| 《食人族》 | Os Canibais | 曼諾·迪·奧利維拉 | |
| 《濃情巧克力》 | Chocolat | 克萊兒·德尼 | |
| 《黃金城》 | El Dorado | 卡洛斯·索拉 | |
| 《逐個淹死》 | Drowning by Numbers | 彼得·格林納威 | |
| 《藝術的童年》 | L'enfance de l'art | 法蘭西斯·希羅德 | |
| 《哈努森》 | Hanussen | 沙寶·伊斯特凡 | |
| 《孩子王》 | 陳凱歌 | ||
| 《三姐妹》 | Fürchten und Lieben | 瑪加蕾特·馮·特羅塔 | |
| 《琵琶2》 | El Lute II: mañana seré libre | 文森特·阿蘭達 | |
| 《孔雀南飛》 | Miles from Home | 蓋瑞·辛尼茲 | |
| 《風雲人物》 | Pascali's Island | 詹姆斯·迪爾登 | |
| 《乘客-歡迎來到德國》 | Der Passagier – Welcome to Germany | 湯瑪斯·布萊許 | |
| 《紅色八爪女》 | Patty Hearst | 保羅·許瑞德 | |
| 《比利小英雄》 | Pelle erobreren | 比利·奧古斯特 | |
| 《領航者:中世紀的奧德賽》 | The Navigator: A Medieval Odyssey | 文生·華德 | |
| 《殺人短片》 | Krótki film o zabijaniu | 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 | |
| 《南方》 | Sur | 費爾南多·索拉納斯 | |
| 《隔離的世界》 | A World Apart | 克里斯·門格斯 | |
| 《咆哮山莊》 | 嵐が丘 | 吉田喜重 | |
一種注目
以下電影參與角逐一種注目:
|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 《灰石之中》 | Среди серых камней | 琪拉·穆拉托娃 | |
| 《水下之旅》 | অন্তর্জলী যাত্রা | 古塔姆·戈斯 | |
| 《傷害案》 | Slučaj Harms | 斯洛博丹·佩西奇(Slobodan Pešić) | |
| 《哈文克》 | Havinck | 法蘭斯·懷茲 | |
| 《酒店終點站:克勞斯·巴比的生活與時代》 | Hôtel Terminus: Klaus Barbie, sa vie et son temps | 馬塞爾·奧菲爾斯 | |
| 《明日就會發生》 | Domani Accadrà | 丹尼埃爾·盧切提 | |
| 《卡婷卡》 | Ved vejen | 麥斯·馮·西度 | |
| 《哀嘆》 | Lamento | 法蘭索瓦·杜貝巨集 | |
| 《躺椅》 | La méridienne | 讓-法蘭索瓦·阿米蓋 | |
| 《馬潘蘇拉》 | Mapantsula | 奧利弗·舒密茲 | |
| 《面具》 | La maschera | 費歐瑞拉·英法斯凱利 | |
| 《娜塔莉亞》 | Natalia | 貝爾納·科恩 | |
| 《夜遊》 | Gece Yolculuğu | 奧莫·卡弗爾 | |
| 《銀色星球》 | Na srebrnym globie | 安德烈·左拉斯基 | |
| 《衣衫襤褸的羅尼》 | The Raggedy Rawney | 鮑勃·霍斯金斯 | |
| 《旋轉門》 | Les Portes tournantes | 法蘭西斯·曼金威茲 | |
| 《怨女》 | 但漢章 | ||
| 《沙與血》 | De sable et de sang | 珍妮·拉布蓉 | |
| 《空中之歌》 | A Song of Air | 梅莉莉·班尼特(Merilee Bennett) | |
| 《史達林的門徒》 | ילדי סטאלין | 納達夫·列維坦 | |
| 《暴政時期》 | Време разделно | 拉德米爾·史代可夫 | |
| 《為什麼?》 | Proc? | 卡雷爾·斯姆澤克 | |
非競賽片
|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 《碧海藍天》 | Le Grand Bleu | 盧·貝松 | |
| 《藍蜥蜴俱樂部》 | The Blue Iguana | 約翰·拉菲亞 | |
| 《越南家書》 | Dear America: Letters Home from Vietnam | 比爾·庫圖里 | |
| 《尚盧·高達的電影史》 | Histoire(s) du cinéma | 尚盧·高達 | |
| 《荳田戰役》 | The Milagro Beanfield War | 勞勃·瑞福 | |
| 《風雲際會》 | Willow | 朗·霍華 | |
正式競賽短片
|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 《沙畫的痕跡》 | Ab Ovo / Homok Nyomok | 費倫茨·卡科 | |
| 《褶邊》 | Выкрутасы | 加里·巴爾丁 | |
| 《貓和老鼠》 | Cat & Mousse | 大衛·勞森(David Lawson) | |
| 《切特的浪漫》 | Chet's Romance | 貝特朗·費夫 | |
| 《遊樂穹頂》 | The Domes of Pleasure | 瑪吉·福克(Maggie Fooke) | |
| 《出城記》 | Out of Town | 諾曼·赫爾(Norman Hull) | |
| 《義大利麵射擊記》 | Pas-ta-shoot-ah | 莫瑞吉奧·弗雷斯蒂耶里(Maurizio Forestieri) | |
| 《歡樂穹頂》 | Pleasure Domes | 瑪吉·福克(Maggie Fooke) | |
| 《實體雕塑》 | Sculpture physique | 亞恩・皮克爾(Yann Piquer) 讓·馬利·馬德杜(Jean Marie Maddeddu) | |
| 《超級怪物》 | Super Freak | 吉塞拉·埃克霍爾姆(Gisela Ekholm) 派·埃克霍爾姆(Per Ekholm) | |
獎項
正式競賽獎項
以下電影和演員獲得了1988年的獎項:[11]
- 金棕櫚獎:《比利小英雄》-比利·奧古斯特
- 評審團大獎:《隔離的世界》-克里斯·門格斯
- 最佳導演獎:費爾南多·索拉納斯-《南方》
- 最佳女演员奖:芭芭拉·赫爾希,喬迪·梅和琳達·姆夫西-《隔離的世界》
- 最佳男演員獎:科力士·韋德加-《菜鳥帕克》
- 最佳藝術貢獻:彼得·格林納威-《逐個淹死》
- 評審團獎:《殺人短片》-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
- 金攝影機獎:《早安孟買》-米拉·奈兒
短片
- 短片金棕櫚獎:《褶邊》-加里·巴爾丁
- 動畫短片獎:《沙畫的痕跡》-費倫茨·卡科
- 小說短片獎:《實體雕塑》-亞恩・皮克爾(Yann Piquer)和讓·馬利·馬德杜(Jean Marie Maddeddu)
獨立競賽獎項
- 《殺人短片》-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
- 《酒店終點站:克勞斯·巴比的生活與時代》-馬塞爾·奧菲爾斯
- 《遠方的聲音》-特倫斯·戴維斯(導演雙週)
瓦肯獎:
- 《菜鳥帕克》-克林·伊斯威特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13]
- 《隔離的世界》-克里斯·門格斯
青年電影獎:[14]
- 外國電影:《儘管一切》-奧爾罕·奧古茲
- 法國電影:《我親愛的主題》-安娜-瑪麗·米埃維爾
其它獎項:
- 觀眾獎:《早安孟買》-米拉·奈兒
參考資料
- . festival-cannes.fr. (原始内容存档于14 December 2013).
- . cinema-francais.fr. [6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3) (法语).
- . cannes-fest.com. [7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法语).
- . articles.philly.com. [2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Canby, Vincent. . The New York Times. [2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 . festival-cannes.fr. (原始内容存档于14 December 2013).
- . articles.mcall.com. [2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9).
- . articles.philly.com. [10 Dec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December 2013).
- . [2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8).
- . festival-cannes.fr. (原始内容存档于4 March 2016).
- . festival-cannes.fr. (原始内容存档于28 December 2014).
- . fipresci.org. [27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2).
- . cannes.juryoecumenique.org. [29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1).
- . imdb.com. [29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6).
其他媒體
外部連結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第41屆坎城影展 |
- 1988 Cannes Film Festival (web.archive)
- Official website Retrospective 1988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9-01-20.
- Cannes Film Festival Awards for 198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t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