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球獎最佳導演
金球獎最佳導演(英語:)本條目表列金球獎最佳導演的得主和被提名人。獎項設立於1943年,由在北美洲以外從事美國電影工業新聞報導的記者所組成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負責一年一度頒獎。

金球獎的標示牌
伊力·卡山是最受金球獎青睞的導演,曾四度入圍、全數抱獎而歸。克林·伊斯威特、大衛·連恩、米洛斯·福曼、馬丁·史柯西斯、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和奧利佛·史東各以三座獎項居次。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是獲提名次數最多的導演,十四度入圍。芭芭拉·史翠珊、趙婷和珍·康萍是唯三的女性得主。
以下列表中,以粗體及藍底標示者為當年金球獎最佳導演獲獎人,其餘為被提名人。表格中所標示之年分為入選電影作品的上映年分,並非頒獎典禮舉行的時間;典禮通常於隔年1月分舉辦。此外,表中標註圖示†者為同年度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得主,‡為同年度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人。
最佳導演列表

導演伊力·卡山,以四座金球獎獨占鰲頭。
1940年代
| 年份 | 電影 | 入圍及獲獎者 | 註釋 |
|---|---|---|---|
| 1943年 | 《聖女之歌》 | 亨利·金 | |
| 1944年 | 《與我同行》 | 李欧·麥卡瑞† | |
| 1945年 | 《失去的週末》 | 比利·懷德† | |
| 1946年 | 《風雲人物》 | 法蘭克·卡普拉 | |
| 1947年 | 《君子協定》 | 伊力·卡山† | |
| 1948年 | 《碧血金沙》 | 約翰·休斯頓† | |
| 1949年 | 《當代奸雄》 | 羅伯特·羅森 | |
| 《千金小姐》 | 威廉·惠勒 | ||
1950年代
| 年份 | 電影 | 入圍及獲獎者 | 註釋 |
|---|---|---|---|
| 1950年 | 《日落大道》 | 比利·懷德‡ | |
| 《彗星美人》 | 約瑟夫·曼凱維奇† | ||
| 《夜闌人未靜》 | 約翰·休斯頓‡ | ||
| 《絳帳海堂春》 | 喬治·庫克‡ | ||
| 1951年 | 《推銷員之死》 | 拉斯羅·本尼迪克 | |
| 《花都舞影》 | 文森特·明内利‡ | ||
| 《郎心如鐵》 | 喬治·史蒂文斯† | ||
| 1952年 | 《戲王之王》 | 賽西爾·德米爾‡ | |
| 《歡樂時光》 | 理查德·弗萊徹 | ||
| 《蓬門今始為君開》 | 約翰·福特† | ||
| 1953年 | 《亂世忠魂》 | 弗雷德·金尼曼† | |
| 1954年 | 《碼頭風雲》 | 伊力·卡山† | |
| 1955年 | 《野餐》 | 约书亚·罗根‡ | |
| 1956年 | 《娃娃新娘》 | 伊力·卡山 | |
| 《環遊世界八十天》 | 麦克·安德森‡ | ||
| 《巨人》 | 喬治·史蒂文斯† | ||
| 《梵谷傳》 | 文森特·明内利 | ||
| 《戰爭與和平》 | 金·维多‡ | ||
| 1957年 | 《桂河大橋》 | 大衛·利恩† | |
| 《十二怒漢》 | 薛尼·盧梅‡ | ||
| 《浪子回頭》 | 弗雷德·金尼曼 | ||
| 《櫻花戀》 | 约书亚·罗根‡ | ||
| 《控方證人》 | 比利·懷德‡ | ||
| 1958年 | 《金粉世界》 | 文森特·明内利† | |
| 《朱門巧婦》 | 理查德·布鲁克斯‡ | ||
| 《逃狱惊魂》 | 斯坦利·克雷默 | ||
| 《我要活下去》 | 罗伯特·怀斯‡ | ||
| 《鸳鸯谱》 | 德爾伯特·曼 | ||
| 1959年 | 《賓漢》 | 威廉·惠勒† | |
| 《桃色血案 》 | 奧托·普雷明格 | ||
| 《安妮少女日記》 | 喬治·史蒂文斯 | ||
| 《修女傳》 | 弗雷德·金尼曼‡ | ||
| 《海滨》 | 斯坦利·克雷默 | ||
1960年代
| 年份 | 電影 | 入圍及獲獎者 | 註釋 |
|---|---|---|---|
| 1960年 | 《兒子與情人》 | 傑克·卡迪夫‡ | |
| 《公寓春光》 | 比利·懷德† | ||
| 《孽海痴魂》 | 理查德·布鲁克斯 | ||
| 《萬夫莫敵》 | 史丹利·寇比力克 | ||
| 《夕阳西下》 | 弗雷德·金尼曼‡ | ||
| 1961年 | 《紐倫堡大審》 | 斯坦利·克雷默‡ | |
| 《雙姝怨》 | 威廉·惠勒 | ||
| 《万世英雄》 | 安東尼·曼 | ||
| 《六壯士》 | J·李·汤普森‡ | ||
| 《西城故事》 | 傑洛姆·羅賓斯 勞勃·懷斯† | ||
| 1962年 | 《阿拉伯的勞倫斯》 | 大衛·連† | [3] |
| 《天涯遊子淚》 | 馬丁·瑞特 | ||
| 《我的兒子,英雄》 | 伊斯梅爾·羅德里格斯 | ||
| 《查普曼報告》 | 喬治·庫克 | ||
| 《相见时难别亦难》 | 布萊克·愛德華 | ||
| 《佛洛伊德》 | 約翰·休斯頓 | ||
| 《玫瑰舞后》 | 茂文·李洛埃 | ||
| 《一樹梨花壓海棠》 | 史丹利·庫柏利克 | ||
| 《諜網迷魂》 | 約翰·法蘭克海默 | ||
| 《歡樂音樂妙無窮》 | 莫頓·達考斯塔 | ||
| 《梅岡城故事》 | 羅伯特·馬利根‡ | ||
| 1963年 | 《美国,美国》 | 伊力·卡山‡ | |
| 《瓊樓玉宇高處寒》 | 奥托·普雷明格‡ | ||
| 《失樂園》 | 霍爾·巴特利特 | ||
| 《埃及豔》 | 約瑟夫·孟威茲 | ||
| 《邪屋》 | 勞勃·懷斯 | ||
| 《原野铁汉》 | 马丁·里特‡ | ||
| 《醜陋的美國人》 | 喬治·英格朗 | ||
| 《湯姆·瓊斯》 | 托尼·理查德森† | ||
| 1964年 | 《窈窕淑女》 | 喬治·庫克† | |
| 《雄霸天下》 | 彼得·格连威利‡ | ||
| 《巫山風雨夜》 | 約翰·休斯頓 | ||
| 《五月中的七天》 | 約翰·法蘭克海默 | ||
| 《希腊佐巴》 | 迈克尔·柯杨尼斯‡ | ||
| 1965年 | 《齊瓦哥醫生》 | 大衛·連‡ | |
| 《蝴蝶春夢》 | 威廉·惠勒‡ | ||
| 《春花秋月不了情》 | 約翰·史勒辛格‡ | ||
| 《再生緣》 | 蓋伊·格林 | ||
| 《真善美》 | 勞勃·懷斯† | ||
| 1966年 | 《良相佐國》 | 弗雷德·金尼曼† | |
| 《風流奇男子》 | 路易斯·吉爾伯特 | ||
| 《男歡女愛》 | 克勞德·雷路許‡ | ||
| 《聖保羅炮艇》 | 勞勃·懷斯 | ||
| 《靈慾春宵》 | 迈克·尼科尔斯‡ | ||
| 1967年 | 《畢業生》 | 迈克·尼科尔斯† | |
| 《我倆沒有明天》 | 阿瑟·佩恩‡ | ||
| 《女狐》 | 馬克·萊德爾 | ||
| 《誰來晚餐》 | 斯坦利·克雷默‡ | ||
| 《惡夜追緝令》 | 諾曼·傑威森‡ | ||
| 1968年 | 《巧妇怨》 | 保羅·紐曼 | |
| 《冬獅》 | 安东尼·哈维‡ | ||
| 《孤雛淚》 | 卡洛·李† | ||
| 《妙女郎》 | 威廉·惠勒 | ||
| 《殉情記》 | 法蘭高·齊費里尼‡ | ||
| 1969年 | 《安妮的一千日》 | 查爾斯·賈洛特 | |
| 《我愛紅娘》 | 金·凱利 | ||
| 《午夜牛郎》 | 約翰·史勒辛格† | ||
| 《戰爭大秘密》 | 斯坦利·克雷默 | ||
| 《射馬記》 | 薛尼·波勒‡ | ||
1970年代
| 年份 | 電影 | 入圍及獲獎者 | 註釋 |
|---|---|---|---|
| 1970年 | 《爱情故事》 | 亞瑟·希勒‡ | |
| 《浪蕩子》 | 鮑伯·拉菲爾森 | ||
| 《外科醫師》 | 勞勃·阿特曼‡ | ||
| 《巴頓將軍》 | 法蘭克林·沙夫納† | ||
| 《戀愛中的女人》 | 肯·羅素‡ | ||
| 1971年 | 《霹靂神探》 | 威廉·弗莱德金† | |
| 《发条橘子》 | 斯坦利·库布里克‡ | ||
| 《屋顶上的提琴手》 | 诺曼·杰威森‡ | ||
| 《最后一场电影》 |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 | ||
| 《往事如烟》 | 罗伯特·马利根 | ||
| 1972年 | 《教父》 | 法蘭西斯·柯波拉‡ | |
| 《兩代情》 | 比利·懷德 | ||
| 《酒店》 | 鲍勃·福斯† | ||
| 《激流四勇士》 | 约翰·保曼‡ | ||
| 《狂兇記》 | 亞佛烈德·希區考克 | ||
| 1973年 | 《大法師》 | 威廉·弗莱德金‡ | |
| 《美国风情画》 | 乔治·卢卡斯‡ | ||
| 《豺狼之日》 | 弗雷德·金尼曼 | ||
| 《巴黎最后探戈》 |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 ||
| 《纸月亮》 | 彼得·博格達諾維奇 | ||
| 1974年 | 《唐人街》 | 罗曼·波兰斯基‡ | |
| 《对话》 | 法蘭西斯·柯波拉 | ||
| 《教父II》 | 法蘭西斯·柯波拉† | ||
| 《連尼》 | 鲍勃·福斯‡ | ||
| 《受影響的女人》 | 約翰·卡薩維茲‡ | ||
| 1975年 | 《飛越杜鵑窩》 | 米洛斯·福尔曼† | |
| 《亂世兒女》 | 斯坦利·库布里克‡ | ||
| 《熱天午後》 | 薛尼·盧梅‡ | ||
| 《大白鲨》 | 史蒂芬·史匹柏 | ||
| 《纳什维尔》 | 罗伯特·奥特曼‡ | ||
| 1976年 | 《螢光幕後》 | 薛尼·盧梅‡ | |
| 《大陰謀》 | 艾伦·J·帕库拉‡ | ||
| 《光榮之路》 | 哈爾·阿什比 | ||
| 《霹靂鑽》 | 约翰·施莱辛格 | ||
| 《洛基》 | 约翰·G·艾维尔森† | ||
| 1977年 | 《轉捩點》 | 赫伯特·罗斯‡ | |
| 《安妮·霍尔》 | 伍迪·艾伦† | ||
| 《第三类接触》 | 史蒂芬·史匹柏‡ | ||
| 《茱莉亞》 | 弗雷德·金尼曼‡ | ||
| 《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 | 乔治·卢卡斯‡ | ||
| 1978年 | 《越戰獵鹿人》 | 迈克尔·西米诺† | |
| 《歸返家園》 | 哈爾·阿什比‡ | ||
| 《天堂之日》 | 泰倫斯·馬利克 | ||
| 《心田深處》 | 伍迪·艾伦‡ | ||
| 《午夜快車》 | 亞倫·帕克‡ | ||
| 《不結婚的女人》 | 保羅·莫索斯基 | ||
| 1979年 | 《现代启示录》 | 法蘭西斯·柯波拉‡ | |
| 《無為而治》 | 哈爾·阿什比 | ||
| 《告别昨日》 | 彼得·叶茨‡ | ||
| 《大特寫》 | 詹姆斯·布里奇斯 | ||
| 《克拉瑪對克拉瑪》 | 罗伯特·本顿† |
1980年代
| 年份 | 電影 | 入圍及獲獎者 | 註釋 |
|---|---|---|---|
| 1980年 | 《凡夫俗子》 | 勞勃·瑞福† | |
| 《象人》 | 大卫·林奇‡ | ||
| 《蠻牛》 | 馬丁·史柯西斯‡ | ||
| 《特技杀人狂》 | 理查德·拉什‡ | ||
| 《黛絲姑娘》 | 罗曼·波兰斯基‡ | ||
| 1981年 | 《烽火赤焰萬里情》 | 华伦·比提† | |
| 《大西洋城》 | 路易·马盧†† | ||
| 《金池塘》 | 马克·雷戴尔†† | ||
| 《城市王子》 | 薛尼·盧梅 | ||
| 《爵士年代》 | 米洛斯·福尔曼 | ||
| 《法櫃奇兵》 | 史蒂芬·史匹柏†† | ||
| 1982年 | 《甘地》 | 李察·艾登堡祿† | |
| 《E.T.外星人》 | 史蒂芬·史匹柏†† | ||
| 《失蹤》 | 科斯塔·加夫拉斯 | ||
| 《窈窕淑男》 | 西德尼·波拉克†† | ||
| 《大审判》 | 薛尼·盧梅†† | ||
| 1983年 | 《楊朵》 | 芭芭拉·史翠珊 | [4] |
| 《換裝師》 | 彼得·葉慈†† | ||
| 《芬妮和亞歷山大》 | 英格瑪·柏格曼†† | ||
| 《絲克伍事件》 | 麥克·尼可斯†† | ||
| 《憐情蜜意》 | 布魯斯·貝爾斯福德†† | ||
| 《親密關係》 | 詹姆斯·L·布鲁克斯† | ||
| 1984年 | 《阿瑪迪斯》 | 米洛斯·福尔曼† | |
| 《棉花俱乐部》 | 法蘭西斯·柯波拉 | ||
| 《杀戮战场》 | 罗兰·约菲†† | ||
| 《四海兄弟》 | 塞吉歐·李昂尼 | ||
| 《印度之旅》 | 大卫·里恩†† | ||
| 1985年 | 《現代教父》 | 约翰·休斯顿†† | |
| 《歌舞線上》 | 李察·艾登堡祿 | ||
| 《紫色姊妹花》 | 史蒂芬·史匹柏 | ||
| 《遠離非洲》 | 西德尼·波拉克† | ||
| 《证人》 | 彼得·威尔†† | ||
| 1986年 | 《前進高棉》 | 奧利華·史東† | |
| 《漢娜姊妹》 | 伍迪·艾倫†† | ||
| 《教會》 | 罗兰·约菲†† | ||
| 《窗外有藍天》 | 詹姆士·艾佛利†† | ||
| 《站在我這邊》 | 羅伯·雷納 | ||
| 1987年 | 《末代皇帝》 |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 |
| 《收播新闻》 | 詹姆斯·L·布鲁克斯 | ||
| 《哭喊自由》 | 李察·艾登堡祿 | ||
| 《致命的吸引力》 | 阿德里安·莱恩†† | ||
| 《希望与荣耀》 | 約翰·鮑曼†† | ||
| 1988年 | 《菜鳥帕克》 | 克林·伊斯威特 | |
| 《暗夜哭聲》 | 佛瑞德・薛比西 | ||
| 《密西西比在燃烧》 | 艾伦·帕克†† | ||
| 《雨人》 | 巴瑞·莱文森† | ||
| 《不設限通緝》 | 薛尼·盧梅 | ||
| 《上班女郎》 | 迈克·尼科尔斯†† | ||
| 1989年 | 《七月四日誕生》 | 奥利佛·斯通† | |
| 《春風化雨》 | 彼得·威尔†† | ||
| 《为所应为》 | 史派克·李 | ||
| 《光榮戰役》 | 愛德華·茲維克 | ||
| 《當哈利碰上莎莉》 | 羅伯·雷納 |
1990年代
| 年份 | 電影 | 入圍及獲獎者 | 註釋 |
|---|---|---|---|
| 1990年 | 《與狼共舞》 | 凱文·科斯特納† | |
| 《教父III》 | 法蘭西斯·柯波拉‡ | ||
| 《四海好傢伙》 | 馬丁·史柯西斯‡ | ||
| 《親愛的,是誰讓我沉睡了》 | 巴贝特·施罗德‡ | ||
| 《遮蔽的天空》 |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 ||
| 1991年 | 《誰殺了甘迺迪》 | 奧利佛·斯通‡ | |
| 《豪情四海》 | 巴瑞·李文森‡ | ||
| 《奇幻城市》 | 泰瑞·吉連 | ||
| 《潮浪王子》 | 芭芭拉·史翠珊 | ||
| 《沉默的羔羊》 | 強納森·德米† | ||
| 1992年 | 《殺無赦》 | 克林·伊斯威特† | |
| 《軍官與魔鬼》 | 羅伯·雷納 | ||
| 《此情可問天》 | 詹姆士·艾佛利‡ | ||
| 《超級大玩家》 | 勞勃·阿特曼‡ | ||
| 《大河戀》 | 勞勃·瑞福 | ||
| 1993年 | 《辛德勒的名单》 | 史蒂芬·史匹柏† | |
| 《純真年代》 | 馬丁·史柯西斯 | ||
| 《絕命追殺令》 | 安德魯·戴維斯 | ||
| 《鋼琴師和她的情人》 | 珍·康萍‡ | ||
| 《長日將盡》 | 詹姆士·艾佛利‡ | ||
| 1994年 | 《阿甘正傳》 | 勞勃·辛密克斯† | |
| 《真愛一世情》 | 愛德華·茲維克 | ||
| 《閃靈殺手》 | 奧利佛·斯通 | ||
| 《黑色追緝令》 | 昆汀·塔伦蒂诺‡ | ||
| 《益智遊戲》 | 勞勃·瑞福‡ | ||
| 1995年 | 《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 | 梅爾·吉勃遜† | |
| 《白宮夜未眠》 | 羅伯·雷納 | ||
| 《阿波羅13號》 | 朗·侯活 | ||
| 《賭城風雲》 | 馬丁·史柯西斯 | ||
| 《遠離賭城》 | 邁克·菲吉斯‡ | ||
| 《理性與感性》 | 李安 | ||
| 1996年 | 《情色風暴1997》 | 米洛斯·福曼‡ | |
| 《英倫情人》 | 安東尼·明格拉† | ||
|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 | 亞倫·帕克 | ||
| 《冰血暴》 | 喬伊·柯恩‡ | ||
| 《鋼琴師》 | 斯科特·希克斯‡ | ||
| 1997年 | 《鐵達尼号》 | 詹姆斯·卡梅隆† | |
| 《勇者無懼》 | 史蒂芬·史匹柏 | ||
| 《愛在心裡口難開》 | 詹姆斯·L·布鲁克斯 | ||
| 《敢愛敢鬥》 | 吉姆·谢里丹 | ||
| 《鐵面特警隊》 | 柯蒂斯·漢森‡ | ||
| 1998年 | 《搶救雷恩大兵》 | 史蒂芬·史匹柏† | |
| 《伊丽莎白》 | 夏克哈·卡帕 | ||
| 《輕聲細語》 | 勞勃·瑞福 | ||
| 《莎翁情史》 | 約翰·麥登‡ | ||
| 《楚门的世界》 | 彼得·威爾‡ | ||
| 1999年 | 《美國心玫瑰情》 | 山姆·曼德斯† | |
| 《愛情的盡頭》 | 尼爾·喬丹 | ||
| 《捍衛正義》 | 諾曼·傑威森 | ||
| 《驚爆內幕》 | 麥可·曼恩‡ | ||
| 《天才雷普利》 | 安東尼·明格拉 |
2000年代
| 年份 | 電影 | 入圍及獲獎者 | 註釋 |
|---|---|---|---|
| 2000年 | 《臥虎藏龍》 | 李安‡ | |
| 《永不妥協》 | 史蒂文·索德伯格‡ | ||
| 《角斗士》 | 雷利·史考特‡ | ||
| 《阳光情人》 | 沙寶·伊斯特凡 | ||
| 《毒品网络》 | 史蒂文·索德伯格† | ||
| 2001年 | 《高斯福大宅謀殺案》 | 勞勃·阿特曼‡ | |
| 《人工智能》 |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 ||
| 《美丽心灵》 | 朗·侯活† | ||
| 《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 | 彼得·杰克逊‡ | ||
| 《情陷紅磨坊》 | 巴茲·雷曼 | ||
| 《穆荷蘭大道》 | 大卫·林奇‡ | ||
| 2002年 | 《纽约黑帮》 | 马丁·斯科塞斯‡ | |
| 《关于施密特》 | 亚历山大·佩恩 | ||
| 《兰花贼》 | 斯派克·琼斯 | ||
| 《芝加哥》 | 羅伯·馬歇爾‡ | ||
| 《时时刻刻》 | 斯蒂芬·达尔德里‡ | ||
| 《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 | 彼得·杰克逊 | ||
| 2003年 | 《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 | 彼得·杰克逊† | |
| 《冷山》 | 安东尼·明格拉 | ||
| 《迷失东京》 | 蘇菲亞·柯波拉‡ | ||
| 《怒海爭鋒:極地征伐》 | 彼得·威尔‡ | ||
| 《神秘河流》 | 克林·伊斯威特‡ | ||
| 2004年 | 《登峰造擊》 | 克林·伊斯威特† | |
| 《飞行者》 | 马丁·斯科塞斯‡ | ||
| 《誘心人》 | 迈克·尼科尔斯 | ||
| 《尋找新樂園》 | 馬克·福斯特 | ||
| 《酒佬日記》 | 亚历山大·佩恩‡ | ||
| 2005年 | 《斷背山》 | 李安† | |
| 《疑雲殺機》 | 费尔南多·梅里尔斯 | ||
| 《晚安,好运。》 | 佐治·古尼‡ | ||
| 《金剛》 | 彼得·杰克逊 | ||
| 《迷失決勝分》 | 伍迪·艾伦 | ||
| 《慕尼黑》 |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 ||
| 2006年 | 《無間道風雲》 | 马丁·斯科塞斯† | |
| 《火線交錯》 |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 ||
| 《父辈的旗帜》 | 克林·伊斯威特 | ||
| 《來自硫磺島的信》 | 克林·伊斯威特‡ | ||
| 《黛妃與女皇》 | 斯蒂芬·弗里尔斯‡ | ||
| 2007年 | 《潛水鐘與蝴蝶》 | 朱利安·許納貝‡ | |
| 《美國黑幫》 | 雷利·史考特 | ||
| 《贖罪》 | 喬·萊特 | ||
| 《險路勿近》 | 科恩兄弟† | ||
| 《魔街理髮師》 | 蒂姆·伯顿 | ||
| 2008年 | 《貧民百萬富翁》 | 丹尼·鮑伊† | |
| 《奇幻逆緣》 | 大卫·芬奇‡ | ||
| 《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 朗·侯活‡ | ||
| 《讀愛》 | 斯蒂芬·达尔德里‡ | ||
| 《革命之路》 | 山姆·曼德斯 | ||
| 2009年 | 《阿凡达》 | 詹姆斯·卡梅隆‡ | |
| 《危機倒數》 | 凯瑟琳·毕格罗† | ||
| 《惡棍特工》 | 昆汀·塔伦蒂诺‡ | ||
| 《打不倒的勇者》 | 克林·伊斯威特 | ||
| 《型男飛行日誌》 | 贾森·雷特曼‡ |
2010年代
| 年份 | 入圍及獲獎者 | 電影 | 註釋 |
|---|---|---|---|
| 2010年 | 《社群網戰》 | 大卫·芬奇‡ | |
| 《黑天鹅》 | 戴倫·艾洛諾夫斯基‡ | ||
| 《燃燒鬥魂》 | 大卫·欧·拉塞尔‡ | ||
| 《全面啟動》 | 克里斯托弗·诺兰 | ||
| 《国王的演讲》 | 汤姆·霍伯† | ||
| 2011年 | 《雨果的冒險》 | 马丁·斯科塞斯‡ | |
| 《大艺术家》 | 米歇尔·哈札纳维西斯† | ||
| 《繼承大丈夫》 | 亚历山大·佩恩‡ | ||
| 《選戰風雲》 | 佐治·古尼 | ||
| 《午夜巴黎》 | 伍迪·艾伦‡ | ||
| 2012年 | 《逃离德黑兰》 | 本·阿弗莱克 | |
| 《決殺令》 | 昆汀·塔伦蒂诺 | ||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李安† | ||
| 《林肯》 |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 ||
| 《猎杀本·拉登》 | 凯瑟琳·毕格罗 | ||
| 2013年 | 《地心引力》 | 艾方索·柯朗† | |
| 《为奴十二年》 | 史蒂夫·麦奎因‡ | ||
| 《美国骗局》 | 大卫·欧·拉塞尔‡ | ||
| 《怒海劫》 | 保羅·葛林葛瑞斯 | ||
| 《內布拉斯加》 | 亚历山大·佩恩‡ | ||
| 2014年 | 《少年时代》 | 理查德·林克莱特‡ | |
| 《鳥人》 |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 ||
| 《消失的爱人》 | 大卫·芬奇 | ||
| 《布达佩斯大饭店》 | 韦斯·安德森‡ | ||
| 《塞尔玛游行》 | 阿娃·杜威内 | ||
| 2015年 | 《神鬼獵人》 |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 |
| 《卡露的情人》 | 陶德·海恩斯 | ||
|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 | 乔治·米勒‡ | ||
| 《絕地救援》 | 雷利·史考特 | ||
| 《驚爆焦點》 | 湯瑪士·麥卡錫‡ | ||
| 2016年 | 《樂來越愛你》 | 达米恩·查泽雷† | |
| 《鋼鐵英雄》 | 梅尔·吉布森‡ | ||
| 《月光男孩》 | 巴里·杰金斯‡ | ||
| 《海邊的曼徹斯特》 | 肯尼斯·洛勒根‡ | ||
| 《夜行动物》 | 汤姆·福特 | ||
| 2017年 | 《水底情深》 | 吉勒摩·戴托羅† | |
| 《金錢世界》 | 雷利·史考特 | ||
| 《敦克爾克大行動》 | 克里斯托弗·诺兰‡ | ||
| 《郵報:密戰》 |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 ||
| 《三块广告牌》 | 馬丁·麥多納 | ||
| 2018年 | 《羅馬》 | 艾方索·柯朗† | |
| 《黑色黨徒》 | 史派克·李‡ | ||
| 《幸福綠皮書》 | 彼得·法拉利 | ||
| 《星夢情深》 | 布萊德利·庫柏 | ||
| 《為副不仁》 | 亞當·麥凱‡ | ||
| 2019年 | 《1917》 | 山姆·曼德斯‡ | |
| 《愛爾蘭人》 | 马丁·斯科塞斯‡ | ||
| 《小丑》 | 陶德·菲利普斯‡ | ||
| 《從前,有個好萊塢》 | 昆汀·塔伦蒂诺‡ | ||
| 《寄生上流》 | 奉俊昊† |
2020年代
| 年份 | 入圍及獲獎者 | 電影 | 註釋 |
|---|---|---|---|
| 2020年 | 《无依之地》 | 趙婷† | |
| 《曼克》 | 大卫·芬奇‡ | ||
| 《迈阿密的一夜》 | 蕾吉娜·金 | ||
| 《前程似锦的女孩》 | 艾莫芮德·芬諾‡ | ||
|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 | 艾倫·索金 | ||
| 2021年 | 《犬山記》 | 珍·康萍† | |
| 《贝尔法斯特》 | 簡尼夫·班納‡ | ||
| 《暗处的女儿》 | 瑪姬·吉倫荷 | ||
| 《西城故事》 |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 ||
| 《沙丘》 | 丹尼斯·维勒弗 | ||
| 2022年 | 《法貝爾曼》 |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 |
| 《阿凡達:水之道》 | 詹姆斯·卡梅隆 | ||
| 《伊尼舍林的女妖》 | 馬丁·麥多納 | ||
| 《貓王艾維斯》 | 巴茲·雷曼 | ||
| 《媽的多重宇宙》 | 丹尼爾 | ||
| 2023年 | 《奥本海默》 | 克里斯托弗·诺兰 | |
| 《Barbie芭比》 | 葛莉塔·葛薇 | ||
| 《花月殺手》 | 马丁·斯科塞斯 | ||
| 《音乐大师》 | 布萊德利·庫柏 | ||
| 《之前的我們》 | 席琳·宋 | ||
| 《可憐的東西》 | 尤格·藍西莫 |
多次提名者
4次提名
3次提名
2次提名
- 凯瑟琳·毕格罗 (2/0)
- 彼得·波丹諾維茲 (2/0)
- 約翰·鮑曼 (2/0)
- 李察·布魯克斯 (2/0)
- 珍·康萍 (2/1)
- 佐治·古尼 (2/0)
- 科恩兄弟 (2/0)
- 艾方索·柯朗 (2/2)
- 斯蒂芬·达尔德里 (2/0)
- 鲍勃·福斯 (2/0)
- 威廉·弗莱德金 (2/2)
- 約翰·法蘭克海默 (2/0)
- 梅尔·吉布森 (2/1)
- 羅蘭·佐夫 (2/0)
- 史派克·李 (2/0)
- 巴瑞·李文森 (2/0)
- 約書亞·羅根 (2/1)
- 乔治·卢卡斯 (2/0)
- 巴茲·雷曼 (2/0)
- 大卫·林奇 (2/0)
- 约瑟夫·曼凯维奇 (2/0)
- 馬丁·麥多納 (2/0)
- 罗伯特·马利根 (2/0)
- 克里斯托弗·诺兰 (2/0)
- 羅曼·波蘭斯基 (2/1)
- 奥托·普雷明格 (2/0)
- 马丁·里特 (2/0)
- 大卫·欧·拉塞尔 (2/0)
- 馬克·賴德爾 (2/0)
- 史蒂文·索德伯格 (2/0)
- 芭芭拉·史翠珊 (2/1)
- 彼得·葉慈 (2/0)
- 愛德華·茲維克 (2/0)
- 布拉德利·库珀 (2/0)
多次獲獎者
- 4次獲獎
- 3次獲獎
- 2次獲獎
參見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
- 美國導演工會最佳電影導演獎
- 獨立精神獎最佳導演獎
- 評論家選擇電影獎最佳導演
註釋
- 《我的兒子,英雄》(暫譯,英語:),西班牙語原文:,是一部墨西哥電影。
- 首位獲獎的女性導演
參考資料
- . 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 [2007-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5) (英语).
- . 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 [2007-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8) (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