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谢·李可夫
阿列克謝·伊萬諾維奇·李可夫(俄语:,IPA:[ɐlʲɪˈksʲej ɪˈvanəvʲɪtɕ ˈrɨkəf];1881年2月25日—1938年3月15日)是蘇聯政治家與革命家,他在1924年至1929年擔任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職位等同俄罗斯总理,而且在1924年至1930年擔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3]。
| 阿列克謝·李可夫 Алексей Рыков | |
|---|---|
![]() | |
| 第2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 |
| 任期 1924年2月2日—1930年12月19日 | |
| 前任 | 列宁 |
| 继任 | 莫洛托夫 |
| 第2任蘇俄人民委員會主席 | |
| 任期 1924年2月2日—1929年5月18日 | |
| 前任 | 列宁 |
| 继任 | 谢尔盖·塞尔佐夫 |
| 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 | |
| 任期 1923年7月6日—1924年2月2日 | |
| 总理 | 列宁 |
| 副主席 | 列夫·加米涅夫 特赛乌鲁帕 |
| 勞工與國防委員會主席 | |
| 任期 1926年1月19日—1930年12月19日 | |
| 前任 | 列夫·加米涅夫 |
| 继任 | 莫洛托夫 |
| 个人资料 | |
| 出生 | 1881年2月25日 |
| 逝世 | 1938年3月15日(57歲) |
| 国籍 | |
| 政党 |
|
| 配偶 | 尼娜·馬爾沙克[註 1] |
| 儿女 | 娜塔莉亞·李可娃[註 2][1][2] |
| 宗教信仰 | 无 |
| 签名 | |
生平
1898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5年,李可夫当选为中央委员,并参加了俄国1905年革命。1907年,李可夫主张与孟什维克等党内的机会主义派别妥协。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回到彼得格勒。十月革命胜利后,为首任内务人民委员。1930年被解除人民委员会主席职务。1931年改任交通人民委员。
在1936年肃反运动中被撤职,1937年被开除党籍。1938年3月13日二十一人审判,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根据在侦查过程中伪造的材料,以“参与托洛茨基的恐怖、间谍和破坏活动”的罪名,判处李可夫、布哈林等以极刑[3]。1938年3月15日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时年58岁[4]。1988年,李可夫被恢復名譽。
注釋
- 尼娜·西孟諾夫娜·馬爾沙克,俄語:
- 娜塔莉亞·阿列克谢耶芙娜·李可娃,俄語:,英語: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 1924年7月14日時代雜誌封面人物
| 官衔 | ||
|---|---|---|
| 前任: 列宁 |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1924–30 |
繼任: 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 |
| 前任: 列宁 |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人民委員會主席 1924–29 |
繼任: 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塞尔佐夫 |
| 奖项与成就 | ||
| 前任者: 詹姆斯·斯蒂尔曼·洛克菲勒 |
時代雜誌1920年代封面人物 1924年7月14日 |
繼任者: 加斯东·杜梅格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