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天娜
柯尔丝滕·伊丽莎白·陸特尼克·吉利布兰德(英語:;1966年12月9日—;陸特尼克為其婚前姓),漢名陆天娜,是美国纽约州民主党籍的联邦参议员。
| 陆天娜 | |
|---|---|
![]()  | |
现任  | |
| 就任日期 2009年1月26日 与查克·舒默同时在任  | |
| 前任 | 希拉里·克林顿 | 
| 选区 | 纽约州 | 
| 任期 2007年1月3日—2009年1月26日  | |
| 前任 | 约翰·E·斯威尼 | 
| 继任 | 斯科特·墨菲 | 
| 选区 | 紐約州第20選區 | 
| 个人资料 | |
| 出生 | 柯尔丝滕·伊丽莎白·拉特尼克 Kirsten Elizabeth Rutnik 1966年12月9日  | 
| 政党 | |
| 配偶 | Jonathan Gillibrand | 
| 儿女 | Theodore Gillibrand Henry Nelson Gillibrand  | 
| 学历 | 达特茅斯学院 B.A.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J.D.  | 
| 职业 | 政治家、律師 | 
| 宗教信仰 | 天主教 | 
| 签名 | |
| 网站 | 參議院網站 | 
政治生涯
    
2006年,当选纽约州众议员席位,并于2008年成功连任[1]。2009年1月23日,州长戴维·帕特森任命她为联邦参议员,接替担任美国国务卿、辭去议席的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陆天娜的众议员议席则经过特别选举后由同为民主党人的斯科特·墨菲继任。陸天娜是第二位担任纽约州联邦参议员的女性。此前,她曾两度被选为紐約州联邦众议员。 於擔任眾議員期間,陸天娜曾為保守派民主黨組織「藍狗聯盟」的重要成員。但進入參議院後,她轉而成為自由派的代表人物。 2019年1月16日,她宣布参加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1];同年6月,宣布全國大麻合法化的競選政綱[2];同年8月底退选。[3]
参考文獻
    
    
延伸閱讀
    
- Background and collected news at The Washington Post
 - 美國國會國家人物傳記大辭典中的傳記
 - 由華盛頓郵報維護的投票記錄
 - 智慧投票计划中的傳記、投票紀錄及利益集團評級
 - Congressional profile at GovTrack
 - Congressional profile at OpenCongress
 - Issue positions and quotes at On the Issues
 - Financial information at OpenSecrets.org
 - Staff salaries, trips and personal finance at LegiStorm.com
 - 聯邦選舉委員會中的競選財務報告和數據
 - Appearances on C-SPAN programs
 - 網路電影資料庫上的亮相頁面
 - Collected news and commentary at The New York Times
 - Works by or about 陸天娜 in libraries (WorldCat catalog)
 - Profile at Ballotpedia
 
外部連結
    
| 维基语录上的陸天娜语录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陸天娜 | 
- 參議員基爾斯滕·吉利布蘭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參議院官方網站
 - 吉利布蘭德競選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陸天娜的Facebook專頁
 - 陸天娜的Twitter帳戶
 - 陸天娜的Twitter帳戶
 - 陸天娜的Instagram帳戶

 - 开放式目录计划中和陸天娜相关的内容
 
| 美利堅合眾國眾議院 | ||
|---|---|---|
| 前任者: 约翰·E·斯威尼  | 
紐約州第二十國會選區 眾議院議員 2007年-2009年  | 
繼任者: 斯科特·墨菲  | 
| 美利堅合眾國參議院 | ||
| 前任者: 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  | 
紐約州第1類參議員 2009年- 與查克·舒默同時在任  | 
現任 | 
| 榮銜 | ||
| 前任者: 麥克·班尼  | 
美國參議院最年輕議員记录保持者 2009年  | 
繼任者: 喬治·勒繆克斯  | 
| 新頭銜 | 學院民主黨人名譽主席 2011年-  | 
現任 | 
| 政党职务 | ||
| 前任者: 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  | 
美國參議員紐約州民主黨提名人 (第1類) 2010年、2012年、2018年  | 
現任 | 
| 美國排位名單 | ||
| 前任者: 麥克·班尼  | 
美國參議員資歷 第32位  | 
繼任者: 乔·曼钦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