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共和国邦国列表
邦国是德國在魏瑪共和國時期的一級行政區劃和組成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爆發了1918年革命。在局勢穩定後,這些州被建立,用以替代原本的君主制的邦國。這22個州和原本存在的三個漢薩自由市一同組成了魏玛共和国。這些州正式名稱為自由邦(德語:)或人民邦(德語:)。

戰後初期的威瑪共和國行政區劃
列表
    
    自由邦
    
| 邦国 | 全名 | 首都 | 建立時間 | 後續 | 
|---|---|---|---|---|
| 安哈爾特 | 安哈爾特自由邦 | 德紹 | 1918 | 1945年併入薩克森-安哈爾特 | 
| 巴登 | 巴登共和国 | 卡爾斯魯厄 | 1918 | 1945年拆分為巴登-符騰邦和南巴登 | 
| 巴伐利亞 | 巴伐利亚自由邦 | 慕尼黑 | 1919 | 存續至今 | 
| 布倫瑞克 | 布倫瑞克自由邦 | 布倫瑞克 | 1918 | 1946年拆分,分別併入下薩克森和薩克森-安哈爾特 | 
| 科堡 | 科堡自由邦 | 科堡 | 1918–20 | 1920年併入巴伐利亞 | 
| 哥達 | 哥達自由邦 | 哥達 | 1918–1920 | 1920年併入圖林根 | 
| 黑森 | 黑森人民邦 | 達姆施塔特 | 1918 | 1945年拆分為大黑森和萊茵蘭-普法爾茨 | 
| 利珀 | 利珀自由邦 | 代特莫爾德 | 1918 | 1947年併入北萊茵 | 
| 梅克倫堡-施威林 | 梅克倫堡-什未林自由邦 | 施威林 | 1918 | 1933年併入梅克倫堡 | 
| 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 | 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自由邦 | 諾伊斯特雷利茨 | 1918 | 1933年併入梅克倫堡 | 
| 奧登堡 | 奥尔登堡自由邦 | 奧登堡 | 1918 | 1946年拆分為下薩克森、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和萊茵蘭-普法爾茨 | 
| 普魯士 | 普魯士自由邦 | 柏林 | 1918 | 1947年廢除 | 
| 薩克森 | 萨克森自由邦 | 特雷斯登 | 1918 | 存續至今 | 
| 羅伊斯 | 罗伊斯人民邦 | 格拉 | 1918–20 | 1920年併入圖林根 | 
| 紹姆堡-利泊 | 绍姆堡-利泊自由邦 | 比克堡 | 1918 | 1946年併入下薩克森 | 
| 圖林根 | 图林根自由邦 | 埃爾福特 | 1920 | 由七個州組合而成 | 
| 薩克森-阿爾滕堡 | 萨克森-阿尔滕堡自由邦 | 阿爾滕堡 | 1918–20 | 1920年併入圖林根 | 
| 薩克森-邁寧根 | 萨克森-迈宁根自由邦 | 邁寧根 | 1918–20 | 1920年併入圖林根 | 
| 薩克森-威瑪-艾森納赫 | 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自由邦 | 威瑪 | 1918–20 | 1920年併入圖林根 | 
| 施瓦茨堡-魯多爾斯塔特 | 施瓦茨堡-鲁多尔斯塔特自由邦 | 魯多爾斯塔特 | 1918–20 | 1920年併入圖林根 | 
| 施瓦茨堡-松德爾斯豪森 | 施瓦茨堡-松德爾斯豪森自由邦 | 松德爾斯豪森 | 1918–20 | 1920年併入圖林根 | 
| 瓦爾德克-皮爾蒙特 | 瓦尔德克-皮爾蒙特自由邦 | 阿羅爾森 | 1918–29 | 皮爾蒙特於1921年併入普魯士,瓦爾德克於1929年併入普魯士 | 
| 符騰堡 | 符腾堡人民邦 | 史特加 | 1918 | 1945年拆分為巴登-符騰邦和符騰堡-霍亨索倫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