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C-3100型巡防艦
HDC-3100型巡防艦 (英語:),為菲律賓海軍在2016年向韓國現代重工訂購的護衛艦,該級艦是大邱級巡防艦的縮小版設計。
![]() HDC-3100型巡防艦模型 | |
| 概况 | |
|---|---|
| 名称 | HDC-3100型護衛艦 |
| 建造者 | 現代重工 |
| 使用者 |
|
| 前级 | 何塞·黎剎級巡防艦 |
| 造价 |
|
| 建造期 | 2023-2026 |
| 服役期 | 2025-2026 |
| 建造中 | 2 |
| 规划数 | 2 |
| 技术数据 | |
| 艦型 | 護衛艦 |
| 排水量 | 3,100噸 |
| 全長 | 118米(387英尺2英寸) |
| 全寬 | 14.9米(48英尺11英寸) |
| 吃水 | 3.7米(12英尺2英寸) |
| 深度 | 7.2米(23英尺7英寸) |
| 動力輸出 | 4*MTU Friedrichshafen|MTU-STX型柴油发动机 |
| 動力來源 | CODAD |
| 速度 | 25節(46每小時;29英里每小時) @ 85% MCR |
| 續航距離 | 4,500 nmi(8,300 km;5,200 mi) @ 15節(28每小時;17英里每小時) |
| 耐力 | 20天 |
| 舰载船 | 2 × 剛性充氣艇 |
| 乘員 | TBC |
| 传感与 处理系统 |
|
| 电子战&诱饵 |
|
| 武器裝備 |
|
| 艦載機 | 1×10-12吨海军直升机 |
| 飞行设施 | 12吨直升机的飞行甲板和机库 |
菲律宾海军预计将獲得两艘新的巡防艦,这两艘巡防艦是根据修订后的AFP现代化计划“地平线”-2阶段采购项目获得的,涵盖2018至2022年。[1][2]
菲律宾国防部(DND)于2021年12月28日与韩国造船企业现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s)签署了一份合同,现代重工将交付其大邱級巡防艦的变体。[1]
本級艦还没有命名, 建造工作在 2023 年 5 月 11 日的钢材切割仪式上正式开始(原定于2022年开始建造),[3]涉及第二艘轻型护卫舰的仪式将于 2023年11月22日举行。[3][4]
研发设计
概念设计
菲律宾海军计划采购 2 艘新型导弹护卫舰,作为“地平线2”现代化改造阶段的一部分,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于 2018 年 6 月原则上批准了这项预算为 280 亿菲律宾比索(约合 5.5 亿美元)的提案。
在采购前的开发阶段,负责该项目的技术工作组(TWG)将菲律宾海军的最新战舰何塞·黎剎級巡防艦作为新轻型护卫舰的基线,并将根据2016年至2020年上述护卫舰开发和建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改进。
根据公开信息,新护卫舰的大小与何塞·黎剎級巡防艦大致相似,但传感器和武器方面将有所改进。
据信,传感器包括以下内容:[1]
- 与何塞·黎剎級护卫舰上安装的系统相比,改进了战斗管理系统(CMS)
- AESA 3D 对空/对地搜索雷达系统,与何塞·黎剎級护卫舰上的非 AESA 系统相比有所改进
- 辅助水面搜索/导航雷达系统;
- 火控雷達 (FCR)
- 电子光学跟踪系统(EOTS)
- 雷达电子支持措施(R-ESM)系统;
- 船体安装声纳 (HMS)
- 牵引阵列声纳(TAS),该系统将在交付时安装,而不是何塞·黎剎級护卫舰上的“已安装但未配备”(FFBNW)子系统
同型艦
| 舷號 | 项目编号 | 艦名 | 建造廠 | 開工 | 下水 | 服役 | 現狀 |
|---|---|---|---|---|---|---|---|
| TBC | P170 | TBC | 現代重工業 | 2023年5月11[3] | 2023年11月22日 | TBC | 下水中 |
| TBC | P171 | TBC | 2023年11月22日 | TBC | TBC | 铺龙骨中 | |
| 資料來源:[6] | |||||||
參見
東協新世代巡防艦
資料來源
- . Philippine Defense Resource. 17 August 2019 [202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 . MaxDefense Philippines. 2021-08-09 [2022-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30).
- . Inquirer.net. 2023-5-27 [17 May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17 May 2023).
- Nepomuceno, Priam. . 菲律宾通讯社. 2023 年 1 月 18 日 [17 May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17 May 2023).
- Share; Twitter. . www.pna.gov.ph. [2019-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