ㄦ
ㄦ是注音符號中的韻母之一,字形截取自「」字,發音則取「」字的韻母。「」本身是「人」隸楷位於漢字下部的變形構件,《說文解字》認為是奇字「人」。ㄦ的發音仍有爭議,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些認為是/ɑɻ/,有些認為是/ɐɚ/(或/ɐɚ̯/),有些認為是/ɤɻ/,有些則認為是單純的/ɚ/。另外ㄦ也能用於表達前一個字兒化,而不單成音節,用法類似
。
| 注音符號 灰底爲變體;每格次行爲萬國音標  | ||||||
|---|---|---|---|---|---|---|
![]()  | ||||||
| 聲母 | ||||||
| 發音 方式  | 塞音 | 擦音 | ||||
| 全清 | 次清 | 全濁 | 次濁 | 清 | 濁 | |
| 重脣 | ㄅ /p/  | ㄆ /pʰ/  | ㆠ /b/  | ㄇ /m/  | /β/  | |
| 輕脣 | ㄈ /f/  | ㄪ /v/  | ||||
| 舌尖 | ㄉ /t/  | ㄊ /tʰ/  | /d/  | ㄋ /n/  | ㆹ /ɫ˭~ɫʰ/  | ㄌ /l/  | 
| 軟齶 | ㄍ /k/  | ㄎ /kʰ/  | ㆣ /ɡ/  | ㄫ /ŋ/  | ㄏ /x/  | ㆸ /ɣ/  | 
| 脣軟齶 | ㆼ /kʷ/  | ㆽ /kʷʰ/  | ||||
| 喉 | /ʔ/  | ㄏ /h/  | /ɦ/  | |||
| 舌冠 | ㄐ /tɕ/  | ㄑ /tɕʰ/  | ㆢ /dʑ/  | ㄬ /ɲ~ȵ/  | ㄒ /ɕ/  | /ʑ/  | 
| 翹舌 | ㄓ /tʂ/  | ㄔ /tʂʰ/  | /dʐ/  | ㄕ /ʂ/  | ㄖ /ɻ~ʐ/  | |
| 平舌 | ㄗ /ts/  | ㄘ /tsʰ/  | ㆡ /dz/  | ㄙ /s/  | /z/  | |
| 介母、高元音 | ||||||
| 部位 | 前 | 中 | 後 | |||
| 普通 | ㄧ /i~j/  | ㄩ /y~ɥ/  | ㆨ /ɨ/  | ㄭ /ɯ/  | ㄨ /u~w/  | |
| 鼻化 | ㆪ /ĩ/  | ㆫ /ũ/  | ||||
| 韻母 | ||||||
| 單韻 | ㄚ /a/  | ㆩ /ã/  | ㆿ /ɐ/  | |||
| ㄛ /o/  | ㆦ /ɔ/  | ㆧ /ɔ̃/  | ㄜ | |||
| ㄝ | ㆤ | ㆥ | ㆾ | |||
| 複韻 | ㄞ /ai/  | ㆮ | ㄟ /ei/  | ㄠ /au/  | ㆯ | ㄡ /ou/  | 
| 鼻韻 | ㆬ /m̩/  | ㆰ /am/  | ㆱ /ɔm/  | |||
| ㄯ /n̩/  | ㄢ /an/  | /ɔn/  | ㄣ | |||
| ㆭ /ŋ̩/  | ㄤ /aŋ/  | ㆲ /ɔŋ/  | ㄥ | |||
| 韻尾 | ㆴ /p̚/  | ㆵ /t̚/  | ㆻ /k̚/  | ㆷ /ʔ̚/  | ||
| 其他 | ㄦ | |||||
| 聲調 | ||||||
| 官話 | ˉ | ˊ | ˇ | ˋ | ˙ | |
| 客閩 | ˪ | ˫ | ||||
在漢語拼音、通用拼音中對應為[er],若是用於表示前字兒化,則直接在前一個字拼音最後加上[r]。威妥瑪拼音則寫為[êrh]或省略為[erh],表示兒化則是前一字拼音最後加上[rh]。例如「花兒」(/xu̯aɚ̯˦˦/)在漢語拼音跟通用拼音中拼為[huar]而非[hua er],在威妥瑪拼音中拼為[huarh]而非[hua erh]。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