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塔尼半岛
布列塔尼半岛(法語:,发音:[bʁətaɲ] (ⓘ);布列塔尼語:,發音:[brɛjs]或[bʁɛχ][1];加洛語:Bertaèyn,发音:[bəʁtaɛɲ])是法国西北部的一個半岛,歷史上文化及行政上的一個地區名稱。布列塔尼半岛位于阿摩里卡西部,北部面向英倫海峽,南部對着比斯開灣。整個半島的面積有34,023 km²。
| 布列塔尼 Bretagne / Breizh / Bertaèyn | |||
|---|---|---|---|
| |||
| 格言:Kentoc'h mervel eget bezañ saotret 「寧作玉碎,不作瓦全」 | |||
| 颂歌:"Bro Gozh ma Zadoù" 《吾父之故土》 | |||
![]() 布列塔尼(深藍色區域)在歐盟(淺藍色区域,2019年)中的位置 | |||
| 坐标:48°N 3°W | |||
| 所在國家 | |||
| 最大城市 | |||
| 面积 | |||
| • 总计 | 34,023 平方公里(13,136 平方英里) | ||
| 人口(2012年) | |||
| • 總計 | 4,550,418人 | ||
| • 密度 | 134人/平方公里(346人/平方英里) | ||
| 时区 | CET(UTC+1) | ||
| • 夏时制 | CEST(UTC+2) | ||

布列塔尼半岛在法国的位置
凯尔特人是布列塔尼半岛最早的居民,而布列塔尼亦是昔日的六個凱爾特邦國之一[2][3][4][5]。後來布列塔尼半岛被凯撒征服,成为罗马的鲁格顿西斯行省。5世纪时,凱爾特布立吞人大量迁入,故这块西北端地区被称作“布列塔尼”,外號“小不列顛”(與大不列顛相對)。
布列塔尼半岛由克洛维一世征服,但无论是墨洛温王朝还是加洛林王朝都未能完全統治此地域。13世纪法国提出领土要求,但一直到15世纪,这里还是独立的邦国。1532年,布列塔尼與法蘭西王國合併,失去其公國的地位,布列塔尼半岛被併入法国,成為法國的一个省,其省級地位一直持续到法国大革命时期。
參考資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svg.png.we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