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藩王列表 (益王系)
本頁面列出明朝自明憲宗分封的益國藩王。
益國
|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封。弘治八年(1495年)就藩建昌府。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益端王 | 朱祐檳 | 朱見深、庶六子 | 1487年—1539年 | 成化二十三年封。弘治八年就藩建昌府。嘉靖十八年薨。 |
| 益莊王 | 朱厚燁 | 朱祐檳、嫡一子 | 1541年—1556年 | 嘉靖二十年襲封。三十五年薨。無子。 |
| 益恭王 | 朱厚炫 | 朱祐檳、嫡二子 | 1557年—1577年 | 正德元年封崇仁王,嘉靖三十六年進封。萬曆五年薨。 |
| 益昭王 | 朱載增 | 朱厚炫、嫡一子 | 追封 | 嘉靖八年封崇仁長子。二十五年卒。以子翊鈏襲封,追封王,諡曰昭。 |
| 益宣王 | 朱翊鈏 | 朱載增、嫡一子 | 1580年—1603年 | 萬曆二年四月封世孫[1]。萬曆八年襲封。三十一年薨。 |
| 益敬王 | 朱常 | 朱翊鈏、嫡二子 | 1605年—1615年 | 萬曆二年四月封世曾孫[1]。九年封世子。三十三年襲封。四十三年薨。 |
| 益定王 | 朱由木 | 朱常、庶三子 | 1617年—1634年 | 原名朱由校,後改名朱由木,萬曆三十五年以鎮國將軍進封嘉善王。三十九年改封世子。四十五年襲封。崇禎七年薨。 |
| 益先王 (益素王) |
朱慈𤆃 | 朱由木、嫡一子 | 1636年—1646年 | 《益藩朱氏宗譜》載稱素王。崇禎九年襲封。乙酉國變,於撫州立為監國,被俘,旋被救。王走閩,復入粵,次年薨。 |
| 益王 | 朱由榛 | 朱常湖、子 | ?年—1647年 | 不知何年襲封。永曆元年,鄭成功擁王至揭陽,稱監國三日。後清軍破揭陽,王為潮州總兵車任重擒殺。 |
| 益王 | 朱慈燭 | 朱由木、子 | 1651年—1662年 | 永曆四年三月襲封。國亡不知所終。 |
| 益王 | 朱和壐 | 朱慈𤆃、嫡一子 | 1662年後—?年 | 不知何年襲封。薨。 |
| 益王 | 朱怡鎬 | 朱和壐、子 | ?年—1683年 | 不知何年襲封。後至台灣避難。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破台灣,鄭克塽降清。王被俘,置在開封府杞縣。 |
| 參考文獻 | ||||
| ||||
| 明朝益王世系图 | |||||||||||||||||||||||||||||||||||||||||||||||||||||||||||||||||||||||||||||||||||||||||||||||||||||||||||||||||||||||||||||||||||||||||||||||||||||||||||||||||||||||||||||||||||||||||||||||||||||||||||||||||||||||||||||||||||||||||||||||||||||||||||||||||||||||||||||||||||||||||||||||||||||||||||||||||||||||||||||||||||||||||||||||||||||||||||||||||
|---|---|---|---|---|---|---|---|---|---|---|---|---|---|---|---|---|---|---|---|---|---|---|---|---|---|---|---|---|---|---|---|---|---|---|---|---|---|---|---|---|---|---|---|---|---|---|---|---|---|---|---|---|---|---|---|---|---|---|---|---|---|---|---|---|---|---|---|---|---|---|---|---|---|---|---|---|---|---|---|---|---|---|---|---|---|---|---|---|---|---|---|---|---|---|---|---|---|---|---|---|---|---|---|---|---|---|---|---|---|---|---|---|---|---|---|---|---|---|---|---|---|---|---|---|---|---|---|---|---|---|---|---|---|---|---|---|---|---|---|---|---|---|---|---|---|---|---|---|---|---|---|---|---|---|---|---|---|---|---|---|---|---|---|---|---|---|---|---|---|---|---|---|---|---|---|---|---|---|---|---|---|---|---|---|---|---|---|---|---|---|---|---|---|---|---|---|---|---|---|---|---|---|---|---|---|---|---|---|---|---|---|---|---|---|---|---|---|---|---|---|---|---|---|---|---|---|---|---|---|---|---|---|---|---|---|---|---|---|---|---|---|---|---|---|---|---|---|---|---|---|---|---|---|---|---|---|---|---|---|---|---|---|---|---|---|---|---|---|---|---|---|---|---|---|---|---|---|---|---|---|---|---|---|---|---|---|---|---|---|---|---|---|---|---|---|---|---|---|---|---|---|---|---|---|---|---|---|---|---|---|---|---|---|---|---|---|---|---|---|---|---|---|---|---|---|---|---|---|---|---|---|---|---|---|---|---|---|---|---|---|---|---|---|---|---|---|---|---|---|---|---|---|---|
| |||||||||||||||||||||||||||||||||||||||||||||||||||||||||||||||||||||||||||||||||||||||||||||||||||||||||||||||||||||||||||||||||||||||||||||||||||||||||||||||||||||||||||||||||||||||||||||||||||||||||||||||||||||||||||||||||||||||||||||||||||||||||||||||||||||||||||||||||||||||||||||||||||||||||||||||||||||||||||||||||||||||||||||||||||||||||||||||||
崇仁國
| 正德元年(1506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崇仁王 | 朱厚炫 | 朱祐檳、嫡二子 | 1506年—1557年 | 正德元年封,嘉靖三十六年進封。郡爵不再襲。 |
| 崇仁長子 | 朱載增 | 朱厚炫、嫡一子 | 追封 | 嘉靖八年封崇仁長子。二十五年卒。 |
金谿國
| 正德十二年(1517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金谿莊惠王 | 朱厚煌 | 朱祐檳、庶三子 | 1517年—1550年 | 正德十二年封。嘉靖二十九年薨。 |
| 金谿榮靖王 | 朱載㙾 | 朱厚煌、庶一子 | 1554年—1560年 | 嘉靖三十三年襲封。三十九年薨。 |
| 金谿恭憲王 | 朱翊鑠 | 朱載㙾、嫡一子 | 1571年—1588年 | 隆慶五年襲封。萬曆十六年薨。 |
| 金谿王 | 朱常湁 | 朱翊鑠、嫡一子 | 1591年—1621年前 | 萬曆十九年襲封,薨。 |
| 金谿王 | 朱由檑 | 朱常湁、嫡一子 | 1621年—1644年 | 萬曆三十六年封長子。天啟元年襲封。國亡不知所終。 |
文昌國
| 不知何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文昌王 | 朱由? | 朱常湁、子 | ?年 | 不知何年封。薨。 |
安東國
| 嘉靖三十八年(1558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安東王 | 朱載𡑡 | 朱厚炫、嫡二子 | 1558年—1611年 | 嘉靖三十八年封。萬曆三十九年薨。 |
| 安東長子 | 朱翊? | 朱載𡑡、嫡一子 | 夭。 | |
| 安東長子 | 朱翊鏃 | 朱載𡑡、嫡二子 | 以兄夭,萬曆九年以鎮國將軍改封長子。三十三年卒。 | |
| 安東王 | 朱常溰 | 朱翊鏃、庶一子 | 1615年—?年 | 萬曆三十九年封長孫。四十三年襲封。 |
舒城國
| 嘉靖三十八年(1558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舒城康簡王 | 朱載𡊿 | 朱厚炫、嫡三子 | 1558年—1578年 | 嘉靖三十八年封。萬曆六年薨。 |
| 舒城懷莊王 | 朱翊鋃 | 朱載𡊿、庶一子 | 1581年—1583年 | 嘉靖四十年封長子。萬曆九年襲封。十一年薨。 |
| 舒城王 | 朱常泔 | 朱翊鋃、庶一子 | 1586年—1610年 | 萬曆十四年襲封。三十八年薨。 |
| 舒城王 | 朱由𣟐 | 朱常泔、嫡一子 | 1615年—?年 | 萬曆三十八年封長子。四十三年襲封。 |
| 舒城王 | 朱慈𤌄 | 朱由𣟐、子 | ?年—1683年 | 不知何年襲封。永曆三十七年七月降清。 |
阜平國
|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阜平懿簡王 | 朱載㙫 | 朱厚炫、嫡四子 | 1559年—1582年 | 嘉靖三十八年封。萬曆十年薨。 |
| 阜平王 | 朱翊鋌 | 朱載㙫、嫡一子 | 1585年—?年 | 萬曆十三年襲封,薨。 |
| 阜平王 | 朱常 | 朱翊鋌、嫡二子 | ?年 | 萬曆十八年封長子,既而襲封。 |
| 阜平王 | 朱由樽 | 朱常、子 | ?年—1646年 | 不知何年襲封。隆武二年八月薨。 |
| 阜平王 | 朱翊𨯵 | 朱載㙫、子 | 1646年 | 不知何年襲封。隆武二年十二月薨。 |
銅陵國
|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銅陵恭簡王 | 朱載壤 | 朱厚炫、嫡五子 | 1559年—1560年 | 嘉靖三十八年封。三十九年薨。 |
| 銅陵端僖王 | 朱翊鈺 | 朱載壤、嫡一子 | 1565年—1578年 | 嘉靖四十四年襲封。萬曆六年薨。 |
| 銅陵王 | 朱常浱 | 朱翊鈺、嫡一子 | 1591年—1601年前 | 萬曆十九年襲封,薨。 |
| 銅陵王 | 朱由榳 | 朱常浱、嫡一子 | 1601年—1650年 | 萬曆二十九年封長子,同年襲封。永曆四年正月被叛將李士璉殺害。 |
黎丘國
| 萬曆九年(1581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黎丘莊懿王 | 朱常溱 | 朱翊鈏、嫡三子 | 1581年 | 萬曆九年封,同年薨。 |
浦陽國
| 萬曆九年(1581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浦陽肅安王 | 朱常洚 | 朱翊鈏、嫡四子 | 1581年—1601年 | 萬曆九年封。二十九年薨。 |
| 浦陽王 | 朱由楌 | 朱常洚、庶一子 | 1621年—?年 | 天啟元年襲封。 |
淳河國
| 萬曆九年(1581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淳河懷僖王 | 朱常汭 | 朱翊鈏、嫡五子 | 1581年—1592年 | 萬曆九年封。二十年薨。 |
| 淳河王 | 朱由栻 | 朱常汭、嫡一子 | 1602年—1645年 | 萬曆三十年襲封。隆武元年八月薨。 |
華山國
| 萬曆九年(1581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華山王 | 朱常汛 | 朱翊鈏、嫡六子 | 1581年—1604年前 | 萬曆九年封,薨。 |
| 華山王 | 朱由 | 朱常汛、嫡一子 | 1604年—?年 | 萬曆三十二年封長子,同年襲封。 |
筠谿國
| 萬曆九年(1581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筠谿王 | 朱常淶 | 朱翊鈏、嫡八子 | 1581年—?年 | 萬曆九年封,薨。 |
| 筠谿王 | 朱由? | 朱常淶、子 | ?年 | 不知何年襲封。 |
羅川國
| 萬曆九年(1581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羅川懿康王 | 朱常湑 | 朱翊鈏、嫡九子 | 1581年—1601年 | 萬曆九年封。二十九年薨。 |
| 羅川王 | 朱由𣐙 | 朱常湑、嫡一子 | 1603年—1645年 | 萬曆三十一年襲封。隆武元年七月薨。 |
安仁國
| 萬曆九年(1581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安仁昭憲王 | 朱常漈 | 朱翊鈏、嫡十子 | 1581年—1601年 | 萬曆九年封。二十九年薨。 |
| 安仁王 | 朱由棅 | 朱常漈、嫡一子 | 1605年—1644年 | 萬曆二十九年封長子。三十三年襲封。國亡不知所終。 |
德化國
| 萬曆十八年(1559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德化王 | 朱常𣶗 | 朱翊鈏、嫡十一子 | 1590年—?年 | 萬曆十八年封,薨。 |
| 德化王 | 朱由楬 | 朱常𣶗、嫡一子 | ?年 | 萬曆三十八年封長子,既而襲封。薨。 |
| 德化王 | 朱慈燁 | 朱由楬、子 | ?年—1649年 | 不知何年襲封。永曆三年十一月薨。 |
德安國
|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德安王 | 朱常洞 | 朱翊鈏、嫡十二子 | 1595年—1603年前 | 萬曆二十三年封,薨。 |
| 德安王 | 朱由枘 | 朱常洞、嫡一子 | 1603年—1645年 | 萬曆三十一年封長子,同年襲封。隆武元年八月薨。 |
鄖西國
|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鄖西王 | 朱常湖 | 朱翊鈏、庶十三子 | 1595年—1648年 | 又名朱常潮。萬曆二十五年封。永曆二年七月与清军作战阵亡。 |
豐城國
|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豐城王 | 朱常溡 | 朱翊鈏、庶十四子 | 1600年—?年 | 萬曆二十八年封,薨。 |
| 豐城王 | 朱由㮯 | 朱常溡、子 | ?年—1645年 | 不知何年襲封。隆武元年八月薨。 |
瀘溪國
|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瀘溪王 | 朱常淄 | 朱翊鈏、庶十五子 | 1601年—?年 | 萬曆二十九年封,薨。 |
| 瀘溪王 | 朱由? | 朱常淄、子 | ?年—1651年 | 不知何年襲封。永曆五年六月薨。 |
| 瀘溪王 | 朱慈爌 | 朱由?、子 | 1651年後—1683年 | 不知何年襲封。永曆三十七年七月降清。 |
峽江國
| 萬曆三十年(1602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峽江王 | 朱常湡 | 朱翊鈏、庶十六子 | 1602年—1614年 | 萬曆三十年封。四十二年薨。 |
| 峽江王 | 朱由? | 朱常湡、子 | ?年—1644年 | 不知何年襲封。國亡不知所終。 |
安義國
|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安義王 | 朱常漴 | 朱翊鈏、庶十七子 | 1603年—?年 | 萬曆三十一年封,薨。 |
| 安義王 | 朱由枻 | 朱常漴、子 | ?年—1644年 | 不知何年襲封。國亡不知所終。 |
新建國
|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新建王 | 朱常泫 | 朱翊鈏、庶十八子 | 1606年—?年 | 萬曆三十四年封,薨。 |
| 新建王 | 朱由模 | 朱常泫、子 | ?年—1650年 | 不知何年襲封。永曆四年三月薨。 |
仁化國
|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仁化王 | 朱由𣔌 | 朱常、庶四子 | 1607年—1622年前 | 萬曆三十五年以鎮國將軍進封,薨。 |
| 仁化王 | 朱慈㶧 | 朱由𣔌、嫡一子 | 1622年—1650年 | 天啟二年襲封。永曆四年正月被叛將李士璉殺害。 |
和順國
|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和順王 | 朱由棟 | 朱常、庶八子 | 1607年—?年 | 萬曆三十五年以鎮國將軍進封。 |
| 和順王 | 朱慈 |
朱由棟、子 | ?年—1644年 | 不知何年襲封。國亡不知所終。 |
延寧國
| 不知何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延寧王 | 朱由槤 | 朱常、庶九子 | ?年 | 不知何年封。薨。 |
嘉祥國
| 萬曆四十年(1612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嘉祥王 | 朱由檉 | 朱常、庶十一子 | 1612年—?年 | 萬曆四十年封。 |
| 嘉祥王 | 朱慈 | 朱由檉、子 | ?年—1644年 | 不知何年襲封。崇禎十七年十二月,清致北京。 |
| 嘉祥王 | 朱慈禜 | 朱由檉、子 | 1644年—1645年 | 不知何年襲封。隆武元年八月薨。 |
德興國
| 不知何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德興王 | 朱由枍[1] | 朱常、十二子 | ?年 | 不知何年封。薨。 |
| 參考文獻 | ||||
| ||||
進賢國
| 不知何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進賢王 | 朱慈[1] | 朱由木、庶二子 | ?年 | 不知何年封。薨。 |
| 參考文獻 | ||||
| ||||
彰德國
| 不知何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彰德王 | 朱慈煫[1] | 朱由木、庶七子 | ?年 | 不知何年封。薨。 |
| 參考文獻 | ||||
昌國
| 隆武二年(1646年)封。 | ||||
| 稱號 | 國君姓名 | 關係 | 在位年數 | 註記 |
|---|---|---|---|---|
| 昌王 | 朱由𣚅 | 朱常、庶十子 | 1646年 | 萬曆三十九年封永寧王。隆武二年晉封。四月薨。 |
| 昌世子 | 朱慈炎 | 朱由𣚅、子 | 不知何年封。隆武二年四月薨。 | |
| 昌王 | 朱和 | 朱慈炎、子 | 1647年—?年 | 永曆元年正月襲封。國亡隱,薨。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