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丙烷
| 环氧丙烷[1] | |
|---|---|
|  | |
| IUPAC名 Epoxypropane | |
| 别名 | 1,2-环氧丙烷 氧化丙烯 甲基环氧乙烷 | 
| 识别 | |
| CAS号 | 75-56-9  | 
| ChemSpider | 6138 | 
| SMILES | 
 | 
| EINECS | 200-897-2 | 
| 性质 | |
| 化学式 | C3H6O | 
| 58.08 g·mol⁻¹ | |
| 外观 | 无色液体 | 
| 密度 | 0.830 g·cm−3 (20 °C) | 
| 熔点 | −112 °C | 
| 沸点 | 34 °C | 
| 溶解性(水) | 易溶(405 g/l,20 °C) | 
| 溶解性 | 20 °C 水中溶解度 40.5%(重量),水在环氧丙烷中的溶解度12.8%(重量)[2] | 
| 折光度n D | 1.3664 (20 °C)[2] | 
| 危险性 | |
| 警示术语 | R:R20/21/22,R36/37/38,R45,R46 | 
| 安全术语 | S:S45,S53 | 
| MSDS | Oxford MSDS | 
| 欧盟分类 | 极易燃(F+) 有毒(T) | 
| NFPA 704 |  4 3 2 | 
| 闪点 | −37 °C | 
| 自燃温度 | 747 °C | 
| 爆炸極限 | 2.1 - 37% |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 |
性质
    
无色醚味液体,低沸点、易燃。有手性,工业品一般为两种对映体的外消旋混合物。与水部分混溶,与乙醇、乙醚混溶。与戊烷、戊烯、环戊烷、环戊烯、二氯甲烷形成二元共沸混合物。有毒,对粘膜和皮肤有刺激性,可损伤眼角膜和结膜,引起呼吸系统疼痛,皮肤灼伤和肿胀,甚至组织坏死。[2][3]
制备
    
1、丙烯、氯气与水於常压、60 °C加成产生氯丙醇,后者经氢氧化钙处理、凝缩、蒸馏,得到环氧丙烷。
2、乙苯、异丁烷或异丙苯氧化产生有机过氧化物如氢过氧化乙苯、叔丁基氢过氧化物或氢过氧化异丙苯等,再在环烷酸钼催化下与丙烯进行环氧化反应生成环氧丙烷。
参考资料
    
- Record of CAS RN 75-56-9 in the GESTIS Substance Database from the IFA
- 中国化工产品大全 上卷,Da101 (1,2-)环氧丙烷,页497
- [. [2011-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环氧丙烷字典-Guidechem.com(英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