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技術
輔助技術(),泛指運用科技的方法或研發科技的裝置,協助身心障礙者,重建或替代他們的某些能力或身體機能,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而任何能夠增加、維持、改進或促進使用者的個人能力的項目、設備或產品系統,則稱為「輔具」[1]。常見的產品包括義肢、眼鏡、助聽器、輪椅、柺杖、特製餐具、副木、握筆器、電腦溝通板、支架等。
| 身心障礙 | 
|---|
![]()  | 
  | 
領域
    
輔助科技應結合醫學、復建醫學、資訊工程、特殊教育、材料科技、工程技術等,是一門綜合性的技術。
技術服務
    
- 評估--評估身障者所需之科技、評估週遭環境、評估輔具使用狀況
 - 提供--協助購買、租借、提供科技輔具
 - 研發--產、官、學界研發更適合身障者使用之輔具
 - 指導--指導相關技術、指導輔具使用方法、提供相關訓練
 
輔具
    
    製造
    
功能性
    
障礙類別
    
- 聽覺障礙使用助聽器,震動鬧鐘,大分貝電話,大分貝電鈴,電話擴大器。另外,某些手機也配備有助聽功能或相關APP。
 - 如視障使用導盲設施和电子助视器,聽障使用助聽設施,依實際障礙需求區分.
- 視障者常用的輔具一覽:[2]
 - 內建的裝置:內建在設施或環境中,協助視障者的裝置。例如以點字標示或會發出聲音的招牌或路牌、電子佈告欄等。
 - 電腦輸出裝置:協助視障者獲得電腦的資訊。例如點字顯示器、螢幕報讀軟體 (通常需要和光学扫描辨字软件配合使用)、螢幕放大鏡等
 - 導航/定向裝置:協助視障者辨別方向的裝備。如GPS系統,導盲手杖等。
 - 閱讀輔助設施:協助視障者閱讀文字內容的裝置。例如光學掃描辨字軟體
 - 修改後的工具:原本一般大眾習慣的設備或裝置,將它改裝過後更適合視障者使用。例如會發出聲音通知視障者的紅綠燈裝置。
 - 視覺裝置:讓視障者能增加辨識能力的工具。如眼鏡和放大鏡(協助弱視者)、电子助视器、望遠鏡等
 - 寫作輔助裝置:協助視障者寫作的工具,例如點字筆、點字版,廣義的點字鍵盤、點字電腦等都可以列入。
 
 
參考文獻
    
- . [2008-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14).
 - Moon, Nathan (编), , , [2011-04-2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